石碌河自上而下静静流淌,依着河下游而建的昌江黎族自治县污水处理厂却“暗藏玄机”。
   
 您当前的位置 : 海南新闻>

坚决打响“六水共治”攻坚战 | 海南昌江以项目为抓手引进社会资本,提升污水排放标准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2-12-28 08:04

原标题:昌江以项目为抓手引进社会资本,提升污水排放标准

污水变清流 水美绕城游

石碌河自上而下静静流淌,依着河下游而建的昌江黎族自治县污水处理厂却“暗藏玄机”。来自县城石碌镇的生活污水从管网收集至此,经过“A2O+絮凝沉淀+过滤”深度处理工艺处理后,浑浊发臭的生活污水变成了清澈、无味的清水排入石碌河。近日,走进该县污水处理厂,这样的场景出现在海南日报记者面前。

从“浑浊发臭”到“清澈无味”,经历了什么?该县水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满春华在现场为记者找到了答案。

“提标改造前,原来污水经过预处理后,就来到A2O生化池,经后续二沉池进一步沉淀、紫外消毒后,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要求,排入石碌河。”满春华说,在省水务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去年公司自筹资金建设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通过提标改造后出水水质由原来一级B标准提升至一级A标准,项目总投资2398.92万元,今年9月29日通过项目初步验收工作,目前调试运行阶段已达到出水一级A标准,进一步降低出水中的COD(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氨氮等,提升了减排效益。

穿过花园般的污水处理厂,污水首先经过预处理段,记者在初沉池闻到了异味,仔细一看,这里的水不仅浑浊,表面还有悬浮物。“初沉池的水还没有经过完整工艺流程处理,自然是有些异味,不过稍后就能看到清澈见底、无色无味的清水了。”满春华说。

随后,满春华领着记者来到高效沉淀池,这里是污水处理的关键之地,在经过多道工艺段处理后,浑浊发臭的污水已然不见踪影。

“到了高效沉淀池的水明显清澈许多了,这就是污水处理的‘奥秘’。高效沉淀池的主要功能就是投加除磷药剂进一步去除总磷并进行高效沉淀,去除二级处理水中的污染物质。”满春华指着沉淀池底部蜂窝状的斜管区说,这个设施的作用是适当增加沉淀池的表面积,可以提高沉淀效率。

而在高效沉淀池旁边,紧挨着的就是滤布滤池。从高效沉淀池中经过进一步除磷沉淀,去除污染物质后的水再进入滤布滤池进一步降低出水SS(悬浮物)及浊度,最终污水处理后经紫外线消毒渠进行消毒后达到一级A标准排出。

“六水共治,治污先行。过去一级B的排放标准已经不符合当前治污水的需要,经提标改造处理过后的水符合一级A标准,不仅可以排进石碌河进行补水,提标改造后的中水也可以作为厂区和城市的绿化浇灌、道路清洗、冲洗厕所以及城市景观用水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昌江水务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说,该项目投入使用后,有望解决城市发展带来的环保问题,响应政府节能减排,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环保政策,大力助推昌江打赢“六水共治”攻坚战。今后将紧抓重点治污项目,让优质水环境造福更多百姓。

近年来,昌江共投入水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7.56亿元,全县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站共10座,县城及建制镇配套污水管网约311.26公里,污水处理收集率为29%,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85%。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刘婧姝 符文倩] [编辑:施路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