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市场的复苏,折扣临期商超成为很多人的新宠。不同于线上的购买体验,折扣临期商超更注重线下购买,让消费者能现场选购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您当前的位置 : 椰城E评>独家辣评>

海口网评|放心“捡漏”,“临期食品”也是抢手货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3-02-26 11:37

随着消费市场的复苏,折扣临期商超成为很多人的新宠。不同于线上的购买体验,折扣临期商超更注重线下购买,让消费者能现场选购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临期食品”指的是,即将到达食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只要储存方式正确,保质期内基本没有安全风险,状态、风味正常就可以放心食用的。

与“一般食品”相比,“临期食品”也有着不少优势,一方面由于打折促销,市民能购买到“物美价廉”的食品,另一方面,“临期食品”可以减少销毁食品的浪费与返厂再加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但是在挑选过程中,除了食品的保质期,还应关注食品的储存条件要求,例如,-18℃下能保存12个月,不等于-8℃下也能存这么长时间,所以类似食品应尽量选择最新出厂的产品。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购买“临期食品”虽划算,但不宜购买过多。例如糖果、糕点等高热量食品,其中糖分或油脂过高,营养素含量太低,不能经常吃。因此,购买天然、优质、营养素含量高的食物,才是相对合算的。

根据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临期食品消费群体以中青年为主,其中消费者年龄为26岁至35岁的占47.8%。在2021年淘宝联合科普中国发布的《临期消费冷知识报告》中显示,每年有210万人在淘宝平台挑选临期食品。其中,保质期剩余20%-50%的临期食品,因折扣低且口感不受影响,往往会迎来一轮销售高峰。

以上数据表明,消费者对“临期食品”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对“临期食品”的再配置,不仅减轻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损失,还能提高购买力,收获新的消费群体,未来还将迎来更大的消费市场。

为了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广大消费者选择安全放心的“临期食品”,首先,各大超商超市应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条文。例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规范食品索证索票制度和进货台账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商场可以对“临界食品”进行促销处理,但必须做到两点:一是须在销售场所集中陈列;二是向消费者做醒目提示。一般保质期在半年以上的,到期前15天内需要公示;保质期两年以上的,最后30天是“临界期”;而保质期仅为一个月的产品,最后三天内则需要明示“本产品即将到期,特价处理”等字样。

其次,要确保“临期食品”非“问题食品”,这就要求监管部门要做好常态化检查,对“临期食品”有针对性地监管,从而避免食品浪费。同时,监管部门应严格规范销售行为,例如,促销食品必须明码标价,防止出现捆绑销售、强制消费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临期食品”成为新宠,反应了消费观念的更新升级,所以让诚信和监管作为基础保障,更有利于全社会形成节约粮食的新风尚。

最后,对于广大消费者,在“捡漏”的同时,首先要考虑食品安全问题,购买的数量要匹配家中的食用人口,避免造成新的浪费。另外就是开封之后要注意食品的品质,一旦食品状态不对,需凭借购买发票,去找相关市场反馈。(冯定辉)

  

[来源:海口网] [作者:冯定辉] [编辑:冯定辉]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主流媒体海南采风活动
海口“两会”前瞻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