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拿证”“代学替考” 特殊服务有市场
据高校介绍,目前,自学考试、成人高考和国家开放大学等是我国成人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通过官方渠道报考上述三种继续教育形式的总费用分别在2000元、4000元和6000元左右。
而这些广告发布机构通过虚假广告进行招生的费用均在6000元以上,有的甚至近万元。
暗访中,这些“招生老师”告诉记者,虽然通过他们报名要缴纳更多费用,但还是吸引了很多学员,一方面就是看中他们与高校有“授权合作”等优势,另一方面则是冲着他们的“特殊服务”即“代学替考”托管服务。
自称是安徽七佰的工作人员表示,只要学生正常完成成人高考的入学考试,就可以花钱等着拿到毕业证书,“我们可以给你处理上课的这些课时、作业,连期末考试都不需要你本人完成。”该招生人员透露,高峰时期一天就有上千名学生咨询报名。
“平均下来我们一天有约20人报名缴费,90%都是选择托管的。”自称是合肥知然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说,该公司有“教务老师”专门负责线上课程打卡,线上期末考试只需要学生配合“刷一下脸”,“如果是线下期末考试,就直接申请免掉,(因为合作的)校外教学点给钱了。”
安徽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周伟斌表示,该校曾了解过此类情况并进行查处,“每年因为我们管理严格而退学的学生都有三四百人”,也一再明确要求学生不得委托他人代学替考,一经发现,取消学生的成绩,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记者了解到,一些高校出于方便异地学生的考虑,会依托异地的公办学校、民办学校、社会机构等设置校外教学点,有高校负责人坦言,有的校外教学点监管松懈,为“托管服务”提供了生存空间。此外,多名高校负责人认为,近年来由于疫情带来的线上教学增多,确实会存在一定技术漏洞。
2022年4月下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点设置与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严格控制校外教学点设点数量和范围。校外教学点不得提供“代报名”“代学”“替考”等违规托管服务。
提高技防强监管 跨区域合作待破题
多名受访高校相关负责人表示,社会上有关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虚假广告和代学替考行为,严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破坏了学历教育制度的严肃性和教育公平,不利于国民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也损害了继续教育和高校的社会声誉。
但对于网络上层出不穷的虚假广告和这些机构进行的违规托管服务,高校和相关部门表示,维权难,监管和查处也难。
合肥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多名教师说,看到虚假招生广告却不知如何联系发布方,只能点击“举报”或在留言板留言,但结果往往是“删了这次、下次还发”或者“改头换面重新再发”。
网络发布平台多、许多机构为异地注册也让本地监管存在难点。周伟斌说,该校曾想向本地相关部门举报发布虚假广告的一家公司,却因公司注册地在省外而难以实现。
在严格校外教学点管理之外,合肥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历教育部主任蒋明权建议,高校可以主动作为,提高防范能力,强化全流程监管。采用技术手段如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登录情况,逐步恢复线下面授辅导和考试,优化过程性考核和考试成绩的比例等。
周伟斌则呼吁,建立常态化的跨部门合作机制,并理顺跨区域的部门协作,对在异地注册的广告发布主体,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管和查处。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