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造让建筑“能行走”
如今,海口中交国际自贸中心项目211.6米高的塔楼高耸入云端,玻璃幕墙已经大片成型,造型飘逸灵动。“总用钢量约2.4万吨,钢结构装配率达75%。”中交二航局项目质量总监吕秋杰感慨说,钢构件总数达13000个,如何在高空中把这些“庞然大物”搭积木式“拼接”在一起,BIM模型信息化技术应用解决了难题,事先精确测算定位及安装精度。
装配式建筑就像是“长腿的建筑”,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建筑循环利用率更高,在个性化设计领域大有可为。一栋栋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海口项目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海口江东发展大厦项目地上2-6层采用全钢结构装配式建造,“搭积木”式建造让中建三局项目经理王利文感慨不已,施工效率大大提高,项目质量有保障。
2022年初,住建部发布的《“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要求,我国要初步形成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框架,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来自市住建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海口新建项目已基本实现装配式建筑应做尽做,圆满完成省里既定的2022年装配式建筑占比60%的工作任务,率先实现省政府要求到2025年新开工的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大于80%的发展目标。
采用装配式技术建造的海口中交国际自贸中心项目现场一派繁忙。 记者康登淋摄
在中国建研院海南分院院长胡家僖看来,以科技创新引领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高起点定位、高标准推进智能建造发展,可将产业互联网、建筑机器人等内容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并不断谋划政策产业体系和夯实技术支撑能力。建议组织智能建造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推广应用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重点推动BIM技术应用和探索智能建造应用场景。
“我们将积极推行精益建造、数字建造、绿色建造、装配式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促进智慧工地关键技术和成套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标准规范,加大对智慧工地的支持力度。”市质监站建筑监督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实施效果明显、成效显著的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等级定为优良等次,可推荐为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
在新发展理念和“双碳”目标要求下,建筑业正蹄疾步稳实现现代化转型。眼下,海南自贸港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的背景下,海口正大力推动项目建设朝着绿色方向发展,助推建筑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提升项目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一栋栋“新建造”正在椰城拔节生长,不断刷新城市天际线。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