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口扎实推进农村裸露土地整治行动
黄土穿“绿衣” 景美更宜居
9月4日,走进琼山区红旗镇红旗村委会大万村,道路宽敞整洁,路旁绿草茵茵、鲜花怒放。过去村内裸露的黄土地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绿油油的大叶油草、散尾葵。落日余晖下,村民悠闲地在湖边漫步,享受着美丽宜居的田园风光。
近年来,海口动员各方力量,深入开展农村裸露土地整治行动,生态环境的改善扮靓了乡村颜值,大大提升了农村群众的幸福指数。
俯瞰琼山区道崇村,目之所及绿意盎然。 记者 孙士杰 摄
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2021年,海口开展了农村裸露土地种草绿化半年专项行动,对22个镇(含3个农垦居)以及秀英街道、凤翔街道、桂林洋经济开发区等农村地区裸露土地进行种草复绿,共整治1453.14亩,全市当年实施种草绿化面积1453.14亩,完成率为100%,所有裸露地块完成覆绿;2022年,按照以绿化为先、分类施策、因地制宜、短期行动与长期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海口继续开展农村裸露土地整治工作,共排查裸露土地63.922亩,全部完成补植复绿。
在过去两年大面积种草复绿打下良好基础的前提下,海口今年开展“回头看”查漏补缺,目前已筹措到40.4万元资金,补植复绿16.83亩。
大万村裸露土地披“绿衣”,促进乡村“颜值”大提升,只是全市的一个缩影。在裸露土地种草绿化行动中,许多乡村还因地制宜,实现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两手抓、两促进”。
形成长效管护机制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农村裸露土地整治行动深入开展种草复绿的部分乡村,目之所及绿意盎然。
记者在秀英区海秀镇业里村委会了解到,该村根据土地性质、裸露程度、治理难度等,采取人工种植、自然复绿等方式,选择易于种养、价格低廉、绿化效果好的木麻黄树苗种植,做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
琼山区道崇村委会鼓励村民利用人居环境整治时拆除清理出来的危房、老旧猪栏、牛栏、卫生死角等裸露土地种植紫玉米,在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庄颜值的同时,带动了村民增收。
在美兰区大致坡镇咸来村委会,村道干净整洁,村民房前屋后种植的姹紫嫣红的三角梅,与苍翠欲滴的富贵竹、槟榔树、橡胶树、菠萝蜜树构成错落有致的“风景画”。
海口市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多方联动整合资源,把农村裸露土地整治工作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以及促农增收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作用,继续科学实施绿化工作,逐渐形成长效管护机制。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