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才引智 赋能科技创新
7月18日上午,位于海口药谷工业园的海南苏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实验室一片繁忙,技术人员正协同推进产品放行检验,为近期获批生产的创新药械做足上市前准备。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依托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实验研究平台,自2022年以来,已有12个二类、三类创新医疗器械完成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落地转化。
海南苏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进行软组织修复实验。 记者 孙士杰 摄
做好研发创新这篇大文章,“硬件”是基础,人才是根本。该企业董事长曾胜介绍,近年来,公司依托海南自贸港人才政策及海口产业配套优势,吸引一批来自瑞士、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的高层次海归人才加盟,如今企业已组建起一支80余人的高学历人才队伍,实现了创新成果的“井喷式”爆发,“我们科研团队在植入类医疗器械、生物材料、干细胞与再生领域拥有专利37项,在《自然》《细胞》等国际顶级期刊累计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这些成果将成为未来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引擎。”
以高水平人才引领企业创新发展的还有齐鲁制药海南公司。该企业副总经理杨宝泉告诉记者,齐鲁药物研究院海南分院团队集聚了来自美国佐治亚大学等著名院校的近百名高端人才,团队研发的11个项目被列入“重大新药创制”国际科技重大专项,10个产品被认定为海南省高新技术产品。
在齐鲁制药海口基地,工作人员在操作包装机器。记者 孙士杰 摄
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据了解,作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主阵地,海口国家高新区集聚人才总量已突破3.3万人。为更好服务产业发展,今年以来,高新区根据园区企业员工所需,将“创新讲堂”开到园区企业一线,围绕医药相关法律法规培训、税收优惠政策解读、建立高效团队协作机制等主题,以企业“点单”、送课上门的方式,打通知识惠企“最后一公里”。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