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截至7月底海南累计人体器官捐献579例,他们用爱浇铸生命的丰碑
大爱无私让生命“接力”前行
日前,梁燕(化名)走进海口金牛岭公园的海南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将一束鲜花放在人体器官捐献纪念碑前,随后用手轻轻地抚摸着父亲的名字“梁启镜”,低声呢喃着:“爸爸,我选择了您当初的选择,也做了人体器官捐献登记,希望女儿能永远成为您的骄傲。”
死亡,是生命的结束,却也因为“人体器官捐献”而有了“新生”的意义。在海南,今年截至7月底已捐献人体器官73例,累计人体器官捐献579例。他们的名字,被镌刻在海口金牛岭公园人体器官捐献者纪念碑上,他们的大爱善举,也被镌刻在所有人的心上。
医护人员在海南省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宣誓,表达对捐献者的崇高敬意。(海南省红十字会供图)
为他人送上厚重的“生命礼物”
“以前就曾听舅舅提过,如果离开人世,他希望能捐出自己的器官,为别人送上最后的帮助。那时我只当他随便说说,却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提起舅舅的离去,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家属侯先生的声音哽咽了。
侯先生回忆,今年6月初,舅舅罗先生在文昌家中突发急病,妻子和邻居连忙拨打120将他送至医院,却因病情太重未能挽回生命,“当时我们还在贵州老家,听到消息后马上赶到海南,但舅舅还是走了。”
很快,海南省红十字会的器官捐献协调员找到了侯先生及家人,尝试着向他们询问捐献器官的意向。回想起舅舅生前曾提过“想捐出器官帮助别人”,侯先生和舅妈与家人商量后,同意了捐献。“我们希望能让舅舅实现他最后的愿望,让他的生命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延续’。”侯先生说。
6月4日,罗先生捐献出一个肝、一对肾及一对眼角膜。据了解,罗先生捐献的器官符合移植条件,并匹配到了相应的受捐者。需要移植的患者收到了温暖而厚重的“生命礼物”,罗先生的夙愿也得以实现。
由于器官捐献需遵循“双盲原则”,罗先生的家人们不会知晓他的器官捐给了哪位患者。“不管受捐者是谁,我们都希望他们能够好好活下去,代替舅舅继续‘看’这个世界,享受生命的美好,也让我们的心中多一份慰藉。”侯先生说。
人体器官(遗体)捐献是挽救器官衰竭患者生命、展现人性光辉、传递人间大爱的高尚事业。为纪念遗体和器官捐献者,让捐献者家属和广大群众能有一个悼念和缅怀的场所,海南省红十字会在海口金牛岭公园内建设了海南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为遗体器官捐献者刻碑留念。2018年起,每年清明节前海南省红十字会都会举办遗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表达对捐献者的崇高敬意。
在海口金牛岭公园内的海南省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工作人员与捐献者家属(右)在“生命永续”石碑前献花。 记者 苏弼坤 摄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