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院前急救网络体系建设,通过在市120急救中心引入急救优先分级调度系统、在全市增设急救站点和急救安全屋、打造急救数字平台等方式,持续织细、织密院前急救网络,打造15分钟医疗救治急救圈,为群众构筑起坚实的安全防线。
 
海口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海口打造15分钟医疗救治急救圈 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4-11-29 09:39

打造红十字应急救护安全屋

撑起健康安全“守护伞”

日前,秀英区海秀街道长秀社区举办“社区青春行动”应急救护培训志愿服务活动,来自海口市红十字会的应急救护培训师为社区居民讲解心肺复苏术、创伤包扎等应急救护知识,并指导居民进行实践操作,提升应急救护动手能力。这是我市持续完善院前急救网络,加快推进社会急救体系建设,为群众撑起健康安全“守护伞”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为让广大群众懂急救、会急救,市红十字会推进应急救护培训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等“六进”活动,并由5家具有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资质的社会培训机构参与急救培训工作,以送教上门、摆摊普及等形式,深入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开展急救培训和知识普及,不断提升群众的急救意识和急救能力。

同时,根据群众对应急救护培训需求,在全市各区持续打造红十字应急救护安全屋,通过把红十字应急救护安全屋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积极发挥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作用。11月27日,记者走进琼山区凤翔街道桂林社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安全屋看到,屋内设有AED、急救药箱、急救培训模型等。

在美兰区龙岐社区的红十字急救安全屋内,急救包装载的急救物品一应俱全。

“当前,全市已建成18个红十字应急救护安全屋,组织辖区居民开展了超20场次应急救护培训,共计400余人通过培训取得相应急救证书。”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我市还在15个急救安全屋所在单位成立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同时组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参与急救培训活动。

此外,海口市120急救中心还发挥专业优势,在万绿园、农垦中学、海口经济学院等地建设急救安全屋,并依托市120急救志愿服务队持续开展急救微课堂,织牢“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急救培训网。

“今年10月,一名学生在操场跑步时突然晕厥,我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参与施救。”龙华区龙桥镇龙桥中学教师郭佩霞回忆,当时她得知消息赶到操场时,发现学生口鼻已经没有气息,心脏无起伏。她初步判断该学生心脏骤停,立即为其开展心肺复苏术,并依托校内的AED帮助进行急救,最终该学生经急救苏醒过来。

工作人员展示全市AED分布地图,从地图上可以清楚地找到就近的AED。

“以前总觉得急救离我很远,但通过这次成功施救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很重要。”郭佩霞说,她曾经接受过系统的急救培训,今后会带学生一起继续学习急救知识,让大家都能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赵汶 符吉茂 苏弼坤] [编辑:谢昀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