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今年春节假期,记者在采访中深刻感受到,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非遗不仅未被时光湮没,反而通过创新传承、跨界融合、科技赋能和国际传播,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坐在巴士里,窗外是美景,车内则是琳琅满目的非遗展示;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市民游客亲手体验非遗手工技艺;走进文创店,各类精美的非遗相关产品让人忍不住驻足,探寻背后的文化故事……海口通过“非遗+科技”“非遗+旅游”“非遗+文创”等模式,将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活,实现了非遗与现代社会的双向奔赴。
非遗不仅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更成为消费市场的“新宠”。春节假期,除了剪纸、年画等传统文创产品,椰雕、黎锦等具有海南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也备受游客青睐。不少海口文旅企业因非遗体验活动订单大幅增长,充分彰显了非遗的经济潜力。
“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非遗背后凝结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然而,要让非遗在新时代持续焕发光彩,仍需多方努力。今天,全社会应秉承的共识是:持续推动非遗创造性保护与创新性发展,促进非遗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鼓励年轻人积极参与非遗的创新与传播,使非遗真正融入日常生活,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