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各校以多元形式点燃青少年阅读热情
书香满椰城 阅读润童心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海口多所中小学校通过开展特色阅读活动、建立长效机制,搭建“家校之桥”,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全面提升青少年阅读素养。
特色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连日来,海口各校围绕“以书为友”的育人理念,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意阅读活动,将阅读从课堂延伸到日常生活。
“让我们以书香涵养品格,用笔墨书写青春。”4月21日上午,在海口海港学校举行的读书节活动启动仪式上,初一学生陈晶晶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倡导大家以阅读共建“人人有书卷气,处处闻笔墨香”的书香校园。该校党总支书记王高平介绍,学校通过图书漂流、校园晨读和语文课本剧等活动,鼓励师生将阅读融入生活。下一步,学生将以“我心目中的图书馆”“我最喜爱的图书角”和“我最喜爱的图书市集”为主题,设计理想阅读环境,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
海口市五源河学校的大树书屋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环境。 记者 康登淋 摄
“举头望明月”“月是故乡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在海口市长彤学校近日举行的读书节活动中,一场别开生面的古诗词“飞花令”大赛精彩上演,学生们妙语连珠,诗词如灵动的音符,奏响校园诗意交响曲。该校教研室主任郭莉称,比赛以“春”“月”等意象为主题,既检验了学生日常诵读积累的诗词功底,又考验了他们的知识储备、记忆力和临场反应能力,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精准度和感染力。诗词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精神,也在潜移默化中涵养着学生的气质。
长效机制搭建“家校之桥”
为将读书热潮转化为持久的阅读习惯,我市多所学校将“书香校园”建设纳入长效机制,通过家校社联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阅读育人生态。
身穿汉服,手拿锄头……近日,在琼山东门第一小学读书节活动上,三(6)班学生将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搬上舞台。通过生动表演,学生们不仅巩固了知识,更深刻体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希望通过家校共育,让阅读成为照亮学生生命的一束光。”该校校长吴正愿介绍,学校通过AI小助手与学生对话、亲子共读、“好书推荐官”荐书等形式,持续激发学生的经典阅读兴趣。
“书籍让我感受到快乐,更让我认识到人类潜能的无限可能。”4月22日下午,正在海口市五源河学校大树书屋阅读的七年级(18)班学生王艺蕾分享道。
海南华侨中学的学生正在阅读书籍。记者 苏弼坤 摄
海口市五源河学校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构建了“家庭书房—班级图书角—集团漂流驿站”三级阅读网络,实现亲子共读、班际漂流和校际图书置换。此外,学校还将联合社区开展“图书捐赠进社区”“老人读报角”等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阅读推广,在营造书香社会氛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各校以多元化形式深入推进青少年阅读工作,是对“家校社协同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市教育局将持续鼓励学校将阅读与课程改革、实践活动有机融合,通过创新载体和形式,让更多孩子在书香中汲取智慧力量,养成终身阅读习惯。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