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船上看演出、听宣讲、了解政策,是一种怎样的文旅体验?5月1日,为深化琼州海峡南北两岸区域协同发展,秀英区与徐闻县在徐闻港至新海港的客滚船上联合举办“琼州海峡船声筒”主题宣传活动,通过主题宣讲、文旅推介、文艺展演与便民服务等多元形式,为过海旅客带来别具一格的“五一”假期文旅体验。
这不仅是一场活动,更是琼州海峡两岸协同发展的一次创新实践。秀英、徐闻创新合作交流模式,合力把“黄金水道”和客货运输最佳通道这篇大文章做好,让过海旅客亲身参与这场跨越山海的“声”动之约,感受两地同频共振的发展活力,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
“船声筒”里话山海 文化共鸣叙情缘
当天下午,当火山山歌《当我唱起火山歌》的悠扬旋律在船舱回荡,这场跨越琼州海峡的“船声筒”活动正式开启。文艺表演环节,黎族鼻箫表演则以非遗技艺为载体,传递海南少数民族风情,赢得旅客阵阵掌声。乐队歌曲串烧、合唱《请到海口秀英来》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旅客自发加入合唱,客舱化为欢乐海洋。
活动中,一系列主题宣讲为旅客们讲述徐闻和秀英相向而行的故事。秀英区“小英说理”宣讲员裴培以《秀英和徐闻那些特别的缘分》为主题,从两地历史渊源、风俗人情、深厚联结等方面讲述了秀英和徐闻那些特别的缘分,他所讲述的“徐闻-秀英千年渡缘”相映成趣,将苏东坡“沧海何曾断地脉”的诗意穿越时空,化为琼州海峡两岸协同发展的生动注脚。
前不久,秀英区与徐闻县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结为友好区县,开启了两地协同发展的新篇章。从地质角度看,两地同属雷琼世界地质国家公园的一部分,共享独特的火山土壤资源。徐闻县的火山土壤孕育出了闻名遐迩的“菠萝的海”景观以及独具风味的菠萝特色农产品;而秀英区则凭借其临近火山口的地理优势,依托丰富的火山资源,打造出了备受市场青睐的“火山荔枝王”品牌。两地的深厚缘分由来已久,如今更是通过合作迈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船舱特色产品展示台上,来自徐闻的“菠萝的海”风情与秀英火山古村的火山荔枝王,在文旅推介中碰撞出独特的味觉记忆,引得旅客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别样的“海峡风味之旅”。“我们品尝了徐闻的菠萝和秀英区的火山荔枝酥,味道都非常棒。听说5月底秀英区的火山荔枝王就要上市了,到时候我和家人一定会再来秀英,好好享受那美味的火山荔枝王。”旅客李可欣笑着说。
特色民俗表演和一系列主题宣讲让旅客在感受秀英魅力的同时,也了解了隔海相望的徐闻风情,两岸相向而行的生动故事更是让旅客对两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许多旅客纷纷表示,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旅行经历。“我们打算去海口找朋友玩,这次过海体验太有趣了,这次活动结束后,我对秀英和徐闻这两个地方也有了更多了解,这次海南之行让我充满期待。”广东旅客丁晴说。
“船声筒”里话协同 共享发展新机遇
“从徐闻港到新海港,1小时航程见证的不仅是地理跨越,更是政策红利的叠加效应,今天,我想用几分钟时间,带您了解海南自贸港的独特魅力与惠民政策……”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推介》主题宣讲中,宣讲员严炬生通过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介绍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各项惠民惠企政策和发展机遇。离岛免税政策、海南“双15%”税收优惠政策……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事例和一组组详实的数据,让旅客们对海南自贸港相关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文旅推介环节,宣讲员黎海云向旅客们详细介绍了秀英区与徐闻县丰富的特色文旅资源,并热情邀请大家踏上一场山海之约的奇妙旅程。未来,两地将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围绕特有旅游资源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推动文旅资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开启区域协同发展的崭新篇章,为两地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当天,活动还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两地景点等内容展开有奖问答互动环节,并送出景区门票、消费券、特色农产品等“秀英、徐闻大福袋”,让旅客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徐闻县与秀英区的了解。活动现场,两地志愿者还联合开展便民服务,提供热茶、应急药品及旅游咨询。游客罗贻馨赞叹道:“刚踏上客滚船,就被现场浓烈的活动氛围深深吸引,从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到干货满满的政策宣讲,从独具特色的民俗展示到色香味俱全的特色产品,每一个环节都让人眼前一亮,收获颇丰。期待秀英和徐闻发展得越来越好,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秀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琼州海峡船声筒”活动,是秀英区与徐闻县基于深厚情谊与共同愿景的又一次“双向奔赴”。两地巧妙借助琼州海峡南北“两岸”的独特区位优势,将政策宣讲、文旅推介、志愿服务等活动创新性地融入客滚船之旅,切实让海南自由贸易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好故事、好声音响彻琼州海峡,为区域合作开辟了新的路径,增添了新的机遇。
此次活动由中共海口市秀英区委宣传部、中共徐闻县委宣传部主办,秀英区志联、琼州海峡(海南)轮渡运输有限公司协办。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