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
 
海口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我团队构建嫦娥六号着陆区高精度地形数据集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5-05-14 11:03

记者13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利用嫦娥六号拍摄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该台李春来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成功构建嫦娥六号着陆区高精度地形数据集,不仅精确定位了嫦娥六号的着陆点,还观察到月表细微特征,如土壤颗粒的粗糙程度、陨石坑的具体形状、月壤厚度、石块丰度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这些信息就像月壤样本的“身份证”,对后续月球样品的实验室研究至关重要。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研究发现,嫦娥六号着陆点位于直径约51米的陨石坑(C1坑)西南边缘,这里属于月海玄武岩区域。通过对比,科研人员发现该区域地表粗糙程度、陨石坑深浅比例、月壤厚度和石块数量等地质特征,都介于嫦娥四号与嫦娥五号着陆区之间,表明该区域经历的表面暴露时间也大致介于这两者之间。

研究发现,嫦娥六号着陆区布满陨石撞击溅射痕迹,遥感影像上能看到多条溅射辐射纹。经计算,这里的土壤其实是“混合配方”,约35厘米厚的本地玄武岩(占30%—35%)来自着陆区附近的C1坑,还有5—16厘米厚的外来物质,可能源自更远处的陨石坑。

这项研究为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物质来源提供了关键的科学依据,为未来的月球样品实验室研究和精细解析奠定了基础。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陆成宽] [编辑:李雪]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