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在海口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办公室里,副主任医师李香营细心观察影像画面,并耐心指导年轻医生进行影像诊断,“这份腰椎影像要留意腹主动脉有无动脉瘤或者夹层。”
这位依靠拐杖和轮椅出行的“80后”医生,凭借着对医学影像事业的执着与热爱,在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十余载,于近日荣获“海南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5月20日,在海口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李香营仔细查看患者CT。记者 孙士杰 摄
坚守影像阵地 守护百姓健康
在海口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每天前来预约登记检查的患者络绎不绝。检查室内,医生们协助患者调整体位,确保影像采集质量;诊断室里,显示屏上不断切换着CT、核磁等影像画面,医生们全神贯注地分析每一帧图像,不放过任何细微异常。
作为放射科教学主任,李香营每天要审核上百份、年均处理约4万份影像报告,用“火眼金睛”在方寸影像中捕捉蛛丝马迹,以严谨细致的态度认真审查每一个细节。遇到疑难病例时,他总会不厌其烦地调取患者临床资料和既往检查综合分析。“要像侦探一样审视每一幅影像,用专业的诊断认真守护百姓健康。”李香营说。
因常年久坐电脑前,李香营的眼镜镜片逐年加厚,腱鞘炎、腕管综合症等职业病更是如影随形。即便如此,他始终坚守岗位,甚至比其他同事更晚下班,“多看些片子就能多帮患者解决问题,早一点完成审核,患者就能早一点拿到结果,接受下一步的治疗。”李香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医者仁心的赤忱。
面对医学影像领域不断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李香营展现出强烈的学习意识和专业敏锐度,“医生必须持续精进专业知识,紧跟医学发展前沿,将临床经验与新技术深度融合,才能在AI时代守住医疗质量的生命线,以更精准的诊疗服务为百姓筑牢健康防线。”
深耕科研教学 助推医学发展
在科研领域,李香营成果丰硕。他长期专注于胶质瘤基础与临床研究,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显著,并多次在全国、省内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备受业界瞩目。他先后发表20多篇学术论文,参与2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主持多项省市科研项目,并获得省、市科研奖项各1项。这些科研成果不仅助力推动医学领域的进步,更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精准的依据。
作为科室副主任,李香营深知团队整体水平提升的重要性。他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定期组织内部学习交流,参与每周2次的疑难病例讨论及科研课题分享。
2023年,李香营的“多模态MRI技术在脑胶质瘤微观结构评估中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成果,荣获首届海南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此外,他还深度参与多学科联合会诊,在外科手术病例讨论中,从影像角度为手术方案提供关键参考,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在科研上勇毅探索,在团队建设中倾囊相授,李香营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的精神底色,为患者筑牢健康防线,为医学发展注入创新动能,激励着更多人在守护百姓健康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