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东新区奋力擘画“两区一地”新蓝图
招商聚链“强筋骨”点燃发展“动力源”
5月22日,俯瞰日新月异的江东新区总部经济区。记者 孙士杰 摄
总部大楼人来人往、优质企业纷至沓来、多元产业深度融合……海口江东新区紧扣“海南自由贸易港集中展示区”“国际化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两个基地重要承载地”定位,持续建设体现自贸港管理和服务水平的一流园区。
随着二季度进入冲刺关键期,江东新区正锚定高质量发展航向,全力向着“双过半”目标发起冲锋,奋力书写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眼答卷,为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筑牢坚实根基。
扩大招商引资力度
招商引资是园区发展的“源头活水”。今年以来,江东新区持续放大消博会溢出效应,吸引大量优质企业到访。第五届消博会期间,江东新区接洽企业超100家,涵盖新金融、教育、航空科技、国际贸易、数字消费等多个领域。
今年4月,嘉兴南湖区路空协同立体交通产业研究院空域中心落地江东新区,为园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在企业洽谈落地事宜期间,江东新区指派专员对接,一对一提供服务保障,让我们从细节处感受到真挚的诚意。”该中心副主任张英杰说。
“现在公司楼下就有咖啡店,我们谈事、就餐有了更丰富的选择,工作环境也越来越好。”5月22日,在江东新区总部经济区中南大厦上班的周裕洁来到楼下的咖啡店购买了一杯饮品,眼下越来越完善的生活配套让她感到幸福指数日益提升。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南大厦已迎来today便利店、木子里咖啡店、全季酒店、农业银行江发分行等入驻,底商出租率超75%,后续还将继续助力完善江东新区CBD配套设施,提高商业氛围和区域人流量。
2020年以来,江东新区累计招引重点企业423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45家。园区持续推动楼宇经济活化,协助区域总部大楼做好楼宇定位,积极招引产业上下游企业入驻楼宇抱团发展。
持续释放政策红利
5月16日,海口发布5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其中,江东新区“电子提单重塑散货离岸贸易新流程”案例入选。据介绍,江东新区积极推动电子提单在散货离岸贸易业务中的应用,2023年8月,GSBN-海贸服务平台首单散货跨境贸易海运电子提单在江东新区总部经济区贯通签发。
传统离岸贸易中,纸质单据流转耗时长、验真难、成本高。“我们海贸服务平台与中远海运GSBN平台实现数据贯通,联合兖煤澳洲、江东新区等主体合力落地国内首单区块链电子提单散货贸易,将单据传递周期从传统模式的3至5天压缩至小时级,推动提升资金结算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山东能源(海南)智慧国际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晓波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江东新区通过GSBN签发的散货电子提单数量扩大至46单,货量超过750万吨。
江东新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园区将用好自贸港政策,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大力发展新型贸易、金融、临空经济等重点产业,探索发展离岸租赁等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提高自贸港政策显示度,提升园区创新发展能级。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