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胜利:天涯破晓 重获新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琼崖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
琼崖抗战有力支援和配合了祖国大陆抗战。整个抗战中,琼崖抗日独立纵队对敌伪作战2200余次,毙伤俘日伪军5800余人,缴获武器弹药和各种物资一大批,使日军在琼崖的军事进攻和经济掠夺受到严重阻碍。1945年4月,朱德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所作的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中,将八路军、新四军和包括琼崖抗日独立纵队在内的华南抗日纵队,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在海口青少年活动中心广场的琼崖华侨联合总会回乡服务团雕塑。记者 封烁 摄
琼崖抗战的胜利粉碎了日军“南进”的企图。在中共琼崖特委领导下,琼崖抗日军民充分利用海南岛复杂地形和茂密山林,采取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不断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特别是1942年5月底至1944年春,琼崖军民互相配合、英勇斗争,粉碎了日军的“扫荡”“蚕食”,阻滞了日本的“南进”,打破了日本建设所谓“大东亚新秩序”的企图,有力地支援了东南亚人民的抗日斗争,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在其他战场争取了宝贵时间和战略主动。
琼崖抗战锻炼了中共琼崖地方组织。在领导琼崖抗战的过程中,中共琼崖特委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率先高举琼崖武装抗日旗帜,倡导和推动琼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坚决维护、巩固、发展统一战线,制定和贯彻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和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坚持发动和领导人民战争,勇敢战斗在抗战最前线,支撑起琼崖救亡图存的希望。琼崖抗战胜利前夕,全岛14个县建立中共县委组织和县级抗日民主政府,中共党员发展到5000多人;琼崖独立纵队发展到7700多人,解放区人口达到100多万人。
穿越历史云烟,80年后的今天,在这特殊的时间节点回头凝望,那段不屈不挠、救亡图存的岁月依旧震撼人心。
历史不会忘记,这“胜利”二字,蕴藏在“誓与山河共存亡”的铮铮誓言里;人民不会忘记,这“胜利”二字,蕴藏在“愿拼热血卫中华”的耿耿忠心中!
海南抗战大事记
●1938年10月22日
琼崖国共谈判达成合作抗日协议,琼崖抗日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38年12月5日
琼崖红军游击队改编暨抗日誓师大会在琼山县云龙墟举行。琼崖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
●1939年2月10日
日本陆军“台湾混成旅团”在海军第五舰队护卫下,在琼山县天尾港登陆,占领海口、府城。琼崖抗日独立队第一中队在南渡江潭口渡口阻击日军。2月14日,日军占领三亚、榆林港。
●1939年3月
琼崖抗日独立队扩编为琼崖抗日独立总队,总队长为冯白驹。琼文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
●1939年4月至7月
200多名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组成“琼崖华侨联合总会回乡服务团”,由符克、陈琴、梁文墀、符思之分别率领分批返琼参加抗日战争。
●1939年10月底至11月初
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三大队围攻那大镇日军并取得胜利。
●1940年2月
中共琼崖特委、琼崖抗日独立总队领导机关迁至澄迈县美合山区,创建美合抗日根据地。
●1940年9月
中共琼崖特委和琼崖抗日独立总队领导班子调整,冯白驹任特委书记、独立总队总队长兼政委,庄田任副总队长。
●1941年11月10日
琼崖东北区人民代表大会在琼山县树德乡下昌村召开,成立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冯白驹当选为政府主席。
●1942年5月
日军调集第15警备队和伪军4000多人向抗日根据地进行“蚕食”和“扫荡”。
●1942年9月17日
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二支队在海文公路的竹崀桥伏击日军,全歼日军一个中队。
●1943年3月18日
中共琼崖特委发出《关于反“蚕食”斗争的新指示》,提出“坚持内线,挺出外线”的方针,粉碎日军的“蚕食”“扫荡”。
●1943年
琼崖党政军领导机关从琼文地区西迁至六芹山。
●1944年秋
琼崖抗日独立总队改编为琼崖抗日独立纵队,冯白驹任司令员兼政委。
●1945年8月初
白沙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白沙抗日根据地建成。
●1945年8月15日
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