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以来,海口市首批26位人才特派员响应号召,奔赴重点口岸、园区、企业、民生领域和基层单位,他们既当“智囊团”,又当“服务员”,以智慧和实干精神为海口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海口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海口人才特派员奔赴城市建设一线促发展 智囊“把脉”开良方 产才“联姻”绽繁花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5-07-03 10:02

盛夏椰城,英才汇聚、智潮涌动。

在热火朝天的施工一线,他们积极奔走破解发展难题;在活力激荡的重点园区,他们倾囊相授助推产业“成长”……随着《海南省人才特派员助力自由贸易港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出台,今年4月以来,海口市首批26位人才特派员响应号召,奔赴重点口岸、园区、企业、民生领域和基层单位,他们既当“智囊团”,又当“服务员”,以智慧和实干精神为海口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深入发展一线 释放智慧动能

7月2日一早,人才特派员宋梓毓便赶到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所,在沙盘前反复研究专项演练路线。“即使演练了很多遍,但还是要仔细检验,从细节中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随着他手中握着的细长棍子一一划过各个大小不一的查验场地模型,港口旅客车辆行进路线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

在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所,人才特派员宋梓毓(左二)和其他人才特派员实地查看专项演练路线。

被派驻到市商务局之前,宋梓毓在美兰机场口岸工作多年,凭借丰富的经验,他为“二线口岸”项目压力测试贡献了许多可借鉴的意见。“我多次参与‘二线口岸’调研工作和专项演练工作,见证了多个封关运作项目的完善优化,这让我对封关运作后,海南自贸港的发展有更多的信心和期待。”

7月1日,江东新区梧桐里安居房项目现场机械运转不停,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该项目可提供4252套安居房,建成后将为解决当地居民住房需求提供有力保障。有着多年工程管理经验的人才特派员游晓良步履匆匆来到项目现场,快速了解项目进度和施工难点堵点,助力项目部做好技术管理、现场协调和质量管控等工作。“被派驻到海口产投集团以来,我参与了江东天地项目建设,现在又来到另一个项目,我要尽快掌握情况,做好后续工作。”望着眼前鳞次栉比的建筑群,游晓良说:“能够参与重点项目建设,为产业发展、民生福祉贡献力量,再辛苦也值得。”

“交投集团负责的许多项目都和民生息息相关,交通路网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经济,对城市发展非常重要。”人才特派员何光列来自海南省交通运输厅,他对海口的交通脉络非常熟悉,被派驻到海口交投集团后,他深度参与了海口多个公交场站的前期筹备和建设工作。公交场站项目施工难免遇到管网接驳、站外电接入等难点问题,何光列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沟通,加快推进项目的施工进度,他说:“公交场站设计越科学,百姓出行就越便捷,我会持续跟进集团的交通项目,为市民群众创造更舒适的交通条件。”

做好服务工作 推动产业发展

在海口重点园区招商引资一线,人才特派员千方百计当好“店小二”,让招商引资的“源头活水”浇灌出产业发展的“累累硕果”。

7月1日,在江东新区管理局内,人才特派员张赛与其团队成员聚在一起展开“头脑风暴”,共同探讨困扰企业融资业务的各项难题。“这是我梳理出来的国内其他地区在融资租赁外汇便利化方面的先行先试经验,有许多我们可以参考借鉴的。”指着本子上密密麻麻的笔记,他不断输出新主意、新点子。

在海口江东新区管理局,人才特派员张赛(左二)与其他人才特派员聚在一起,探讨困扰企业融资业务的各项难题。

“我与融资租赁工作专班的同事发挥各自专业领域知识,完成了融资租赁企业服务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为企业成长保驾护航。”张赛告诉记者。

眼下,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优质企业不断“聚链强链”。被派驻到复兴城的人才特派员钟珍华作为政务服务中心资源对接员,主要负责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帮助企业解决项目落地、证件资质办理等事项,协助园区开展招商引资等工作。

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里,人才特派员钟珍华(左)在听取企业诉求。

“我们始终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导向,及时响应企业在投资运营中的各类诉求。”如今,在海口综保区企业服务岗就职的人才特派员吴飞鹏已非常熟悉园区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具体需求。为了提升服务效率,他每天主动对接相关部门,优化园区企业人才落户办理流程,切实为企业提供便利。

“这个企业的情况适用很多条惠企政策,可以向企业重点推荐,提高投资效率。”7月1日,在市商务局,人才特派员林明岳在电脑上提交了一条12345热线咨询回复后,接着翻阅手中关于外商投资和境外投资的政策文件。派驻以来,林明岳主要负责协助解答市民或企业代表通过12345热线咨询的相关政策问题。“现在大家对政策的咨询热情越来越高,我要迅速熟悉政策,更好为他们答疑解惑。”说到如今国内外企业抢滩落地的火热现状,林明岳眼里满是掩饰不住的兴奋神色。

发挥专业优势 激发城市活力

近两个月以来,被派驻到海口国家高新区的人才特派员曾林凭借多年在银行工作的经历,帮助园区企业更精准地突破融资瓶颈。“园区担保贷‘白名单’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折射出园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投资信心不断增强的情况。”采访中,曾林翻开一本厚厚的工作手册,里面详细记录着每家企业的融资需求和痛点。基于这些一线调研数据,他和团队成员计划开发“创新积分贷”等特色金融产品,打造全周期融资服务体系,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每一家成长中的企业。

在海口国家高新区,人才特派员徐静(左一)和其他人才特派员合作助推海口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海口药谷工业园,众多优质药企集聚于此,迸发勃勃生机。作为海口国家高新区人才特派员,海南大学药物生物学教授徐静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联合海南医科大学、海南大学共同创建省级生物医药前沿技术中心。“在高新区管委会的支持下,高新区6位人才特派员‘一项目一组团’,精准推动药谷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徐静介绍,为了有效打通产学研深度融合通道,她参与建立“专家人才库—科技成果库—企业需求库”三库联动机制,助推海口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海口综保区政务服务大厅,人才特派员张光明(左)和同事正在分析最新税务报表数据。

7月2日,前往海口综保区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业务的企业代表络绎不绝。在税务专区,人才特派员张光明正专注地分析最新的税务报表数据。“这些数据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拥有丰富税务工作经验的张光明告诉记者,通过横向比较行业税负、纵向追踪企业税收变化,能形成更具参考价值的分析报告。随着园区入驻企业数量持续攀升,涉税业务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派驻以来,张光明和团队成员积极指导企业准备实质性运营认定材料,协调发票额度调整审批,加快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办理,推动更多实质性自贸港税收优惠政策落地。“我们通过建立税务绿色通道,压缩平均办理时限,确保企业涉税问题得到高效解决。”张光明说道。

城由才兴,才以业聚。随着越来越多人才在建设一线施展才能,城市发展动能日益强劲。下一步,海口将发挥人才特派员作为推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的有力抓手,持续为城市发展赋能。

记者手记

点燃智慧星火 激活城市动能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引擎”,而城市则是人才价值的“放大器”。如何让二者相互成就、彼此赋能?答案是精准匹配、深度融入。

海口首批人才特派员分赴各个重点园区和产业发展一线,充分施展才能,为城市发展添砖加瓦,正是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的生动注脚。

聚才重在用才,用才贵在精准。在人才特派员们奔赴各产业发展一线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每一位人才都不是简单的“挂职锻炼”,而是根据其专业背景、行业经验与岗位需求进行“定制化”选派,这种“因才设岗、以岗定责”的模式,既避免人才资源的错配浪费,又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最好的营商环境,就是让人才有如鱼得水的环境。当金融专家集聚一堂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当技术能人深入一线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海口各行各业的人才被放在最能发挥其价值的岗位上,成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使人才的贡献直接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动能。

当前,海口一池“人才春水”已然波涛激荡。人才与城市的良性互动,正在呈现生动实践。未来,海口将持续扩大人才特派员的覆盖面,选派更多专业人才深入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一线。同时,推出激励机制,给予人才更宽阔的自主发展空间,通过好制度和好政策优化人才生态,让人才“引擎”拥有不竭能源,为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的智慧动力。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曾昭娴/文 孙士杰/图] [编辑:杨玲]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