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海口的天气常常“变脸”。早上元气满满的阳光,下午就开始雷阵雨、暴雨。为何进入这样“来得急、下得猛”的降水天气模式?一起来看海南气象专家怎么解答。
“南海夏季风爆发后,海南始终水汽充沛,为对流天气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并且,最近南海季风槽十分活跃,近期海南岛的降水便主要是受其影响。”海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吴志彦介绍道,南海季风槽内部低空辐合、上升运动强烈,具有充分的不稳定条件,配合海南岛白天尤其是午后强烈的太阳辐射加热,极易激发大范围对流云团,从而带来雷阵雨。
“譬如7月1日夜间的强对流天气,正是受南海季风槽影响的结果。”吴志彦介绍,降水集中时段与影响当地的天气系统密切相关。若仅受季风气流影响,降水通常呈现“昼强夜弱”特征——白天太阳辐射加热地表,空气剧烈上升形成积雨云;夜间缺乏热力驱动,对流逐渐消散,不利于形成降雨。然而,当南海季风槽“驻扎”海南时,其强大的低空水汽聚合效应可突破昼夜限制,不仅可能在白天带来持续时间更长的降水,在夜间也能形成明显对流。
据海南省气象台预测
未来三天至一周
海南仍将维持多对流天气格局
局地小时雨强可达70毫米以上
从空间分布看
海南岛西部、北部
成为近期强对流天气的“高发地”
包括海口市、儋州市、临高县
昌江黎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等多个市县
据海口气象台预计
未来三天
雷雨仍是随机彩蛋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