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海口市城市管理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切实做好群众身边小事,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让人民群众可感可及。
 
海口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海口把群众诉求变成民生答卷,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5-07-04 09:34

海口把群众诉求变成民生答卷,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让“口袋公园”装满美好生活

b00082eecefac1ff9bb0fb93626f0122_fb522b952357a4bd0dea8e05bc81b99b.jpg

俯瞰位于美兰区的“口袋公园”风铃园,园内设置了健身器材、休憩座椅等设施,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记者 杨鹤 摄

7月2日上午,位于龙华区海马一路的海口市海燕小学新校区大门两侧,施工围挡内挖掘机正有序作业,这里正在建设的是海口市今年新建改建10个“口袋公园”中的海风园(燕鸣园)。海燕小学教导处副主任谭景珊说,海风园建成后不仅让接送孩子的家长有地方歇息,园内健身设施和绿化景观还有利于拓展校外教育资源。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海口市城市管理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切实做好群众身边小事,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让人民群众可感可及。其中新建改建10个“口袋公园”工作,既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品质,还能满足群众休闲需求,推动清凉城市建设,获得群众好评。

科学规划 打造优质公共空间

“园内计划建设休憩座椅和遮阳遮雨设施,方便学生和家长入园歇息。此外,通过增加健身设施、文化墙等,为孩子们打造户外课堂。”当天,市城市管理局规划发展科科长张曦告诉记者,海风园(燕鸣园)占地2600平方米,预计今年10月竣工。

聚焦群众诉求,写好民生答卷。为避免“口袋公园”建设中存在推进慢、协调难、功能单一等问题,市城市管理局深入调研、广泛征求专家和市民意见,围绕“突出特色、便民利民”原则,科学推进“口袋公园”建设。

“我们通过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组织省、市两级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两轮审查和优化,确保方案更合理、更符合群众需求。”张曦介绍,该局以开展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化作风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公园游憩服务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

今年我市“口袋公园”建设重点利用市区闲置地块,以“推窗见绿、出门进园”为目标,充分考虑老年人、儿童等群体需求,增设无障碍通道、休息区等便民设施,在拓展绿色公共空间的同时,方便群众就近游园。

问需于民 推动公园长效惠民

要确保“口袋公园”不仅美化城市,还要美到市民心坎里,就必须问需于民,推动公园长效惠民。

公园进出通道设置、树种选择、设施配套……这些看似细微的问题,实则与群众需求息息相关。

“在规划阶段,各区通过问卷调查、官网公示、融媒体推送等方式广泛征集民意。”张曦介绍,如江东白驹“口袋公园”根据市民建议增设了便民城市驿站,海风园(燕鸣园)配套学生家长休憩功能,人民桥西侧的民生园准备进行适老化改造。

“公园配套建设了便民城市驿站,将为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提供休憩、纳凉、充电的场所。”当天,记者来到位于海口江东新区的江东白驹“口袋公园”,其建设单位市路桥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刘瑞龙介绍,该园除驿站外还将增设休憩廊架、健身设施等。

截至去年底,我市已建成“口袋公园”174个,在提升城市“颜值”的同时,也让市民有了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7月2日当天,记者走进已建成的龙华区清凉园,遮阳连廊与水雾系统为居民提供了舒适的纳凉场所。“公园不大但很实用,孩子们喜欢来玩,我们也能在这里休闲放松。”居住在坡博二路的居民陈珊说。

“今年我市将新建改建10个‘口袋公园’,另有30个正在进行前期谋划。”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辉表示,该局将以开展学习教育为契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加快推进项目进度,打造好民心工程,让群众“走得进去、坐得下来、聊得起来”。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龙易强] [编辑:云梦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