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加强典型引路,深入推进噪声扰民问题综合治理
被投诉逾300次的工地,一周降噪
“万分感谢!”近日,省生态环境厅监察一处四级调研员张杰的微信里,收到一条致谢消息,文字外还附了3个竖大拇指的表情。
给他发来消息的,是家住海口市滨江西路的居民黎女士。她与邻居们曾一度被附近博雅二期城市更新项目(以下简称博雅二期项目)施工噪声困扰,但近些天来,这些轰鸣噪声已大幅减少。“夜间没施工了,早上也比较安静。真的十分感谢,终于解决了大问题。”黎女士在发来的微信里说道。
“该项目是人民群众身边噪声污染的‘重灾区’,近期我们会同省、市有关部门,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实施整治,并加强典型引路,推动全省深入推进噪声扰民问题综合治理。”张杰提到。
如何“解剖麻雀”?省生态环境厅摒弃简单交办,采用“五步协同”闭环整治,盯紧问题、逐一破解,通过一系列的细致工作还群众“耳畔安宁”。
“首先,我们与省营商环境建设厅联动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通过数据分析,精准定位痛点问题。”张杰介绍,他们在深挖投诉数据、锁定反复噪声投诉的核心痛点后进行根源追溯,开展“四不两直”夜查,联动多部门核查夜间施工许可及项目建设有关情况等,揪出超时作业、设备高噪、防控缺失等直接原因,更揭示出处理敷衍、沟通不畅等深层症结。
精准找到问题只是开头,解决问题才是关键。6月23日,一场现场工作会在博雅二期项目部召开,省、市、区三级政府及住建、生态、执法等部门相关负责人,街道办和施工企业等代表,以及投诉群众代表围坐一堂,面对面谈问题、谈举措,现场回应并公布整改举措,承诺接受监督。
现场工作会后,海口市、琼山区两级组建专项小组,督促施工方落实高噪区加装隔音屏、换上低噪设备、优化工序时间等“靶向药方”;省生态环境厅紧盯整改进度,安排专人定期或根据施工情况回访投诉居民,问效果、听感受……一条由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群众参与的治理链条高效运转起来。
改变,真切地发生在居民耳畔。省12345平台数据显示,自6月23日现场会后,博雅二期项目施工噪声扰民投诉断崖式下跌,一周内仅接到2起。这个曾在不到4个月内被投诉331次的“噪声重灾区”,如今降噪明显。
此次对博雅二期项目施工噪声扰民问题整治的细剖精解,不仅解决了黎女士及其邻居们的噪声困扰,也为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下一步,省生态环境厅将以此为契机,以点带面推进“解剖麻雀式”解决民之关切的噪声问题,总结经验研究形成噪声扰民突出问题的督办解决工作机制,抓常抓长,真正降低投诉率。
“我们坚决践行‘为民办实事’宗旨,采取有力举措,实施全面落实、聚焦重点的方针,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回应群众期盼。”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副处长陈晓明表示。
据了解,整治噪声扰民问题是我省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12个全省性为群众办实事”事项之一。当前,省生态环境厅迅速行动,统筹推进噪声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多层次多维度推动噪声扰民问题整改;压实属地责任,推动16个市县明确《噪声污染防治法》中13处“地方人民政府指定部门”职责分工;督办21件群众反映强烈的典型案例,完成19件;督促澄迈、保亭办理省级环保督察移交的噪声信访投诉问题105件,完成82件;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统筹,组织省公安厅、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召开整治噪声扰民问题调度会,协调推动落实噪声污染防治职责。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