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
让群众在“家门口”更有“医”靠
近日,新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工人正进行内部及外立面精装修。记者 康登淋 摄
“在镇卫生院就能找市三院的专家看病,不用跑到市区的大医院排队,方便多了。”近日,86岁的周兰香老人因腔隙性脑梗塞在琼山区云龙镇卫生院就医时感慨道。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是守护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如今,越来越多的市级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卫健委切实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通过推进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打通二级以上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用药限制、强化医联体协作等举措,持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让优质医疗资源“沉得下、留得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好看病、看好病”。
破解基层“用药难”
“现在看病取药方便多了,10分钟就能搞定。”近日,龙华区新坡镇梁沙村村民周琼红在新坡镇卫生院取药时告诉记者,以前她所需的处方药必须由三甲医院开具才能报销,“为了医保报销,不得不经常往市里跑,梁沙村距离我常去的市四院25公里,每次去医院开药都得花半天时间。”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卫健委聚焦群众“用药难”等急难愁盼问题,深挖根源、找准病灶、推动整改。如今,市四院与新坡镇卫生院建立了紧密型医联体,将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延伸至乡镇。
“专家在镇卫生院坐诊时,可以通过电子系统查阅处方,互认共享,为慢性病和常见病复诊患者开药续方,让他们在镇卫生院就能开到医保报销范围内的药,不用再专程跑去市里开药。”市四院呼吸科主任张运涛介绍。
“目前我市已成立4家紧密型医联体药事管理委员会,负责医联体药事管理工作。”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委参照《海南省紧密型医联体药品遴选指导原则》,确定了紧密型医联体内医疗卫生机构治疗慢性病、常见病的药品,制定了用药目录,切实打通了镇(街)、村(社区)用药衔接渠道。
织密健康“防护网”
7月13日中午,记者在美兰区横沟村城市更新项目现场看到,坐落于此的新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内部精装修。“该中心总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建成后将提供预防保健、一般诊疗、健康教育等服务,丰富新埠街道公立医疗服务。”美兰区卫健委副主任李吴梅介绍。
体系建设离不开制度保障。今年,我市积极制定相关方案,推进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开展以公益性为导向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改革,明确今年起在主城区的城西镇及21个街道建设23家政府主导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逐步优化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今年,我市计划建设6家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新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计划9月完成主体施工;国兴街道道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金贸街道金贸社区卫生服务站已完工;海甸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3个项目计划11月开工建设。
“我们将扎实开展学习教育‘回头看’,一体推进学查改,动态更新问题清单、抓好整改整治,持续推动学习教育见行见效。”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