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随着全市42个“爱心托管站”的投入使用,以及22所学校“暑期托管班”陆续开班,我市“官方带娃”服务持续升温,成为备受群众称赞的暖心举措。
 
海口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海口全面升级“官方带娃”服务 普惠托管让娃娃不“脱管”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5-07-17 11:02

今年,随着全市42个“爱心托管站”的投入使用,以及22所学校“暑期托管班”陆续开班,我市“官方带娃”服务持续升温,成为备受群众称赞的暖心举措。

近年来,我市教育、卫健、团委等部门聚焦市民群众“急难愁盼”,全面升级“官方带娃”服务辐射范围和服务质量,推动“幼有所托”向“幼有善托”转变,不断提升政策惠民温度,为椰城增添了更多的童趣和温暖。

美兰区大英山东一街的家美乐托育龙岐园内,小朋友们在开心地用餐。记者 康登淋 摄

服务升级 从基础看护到成长护航

“我每天在这里都可开心啦!”7月14日上午,海口市五源河幼儿园分园的托管班上,康安幼儿园大(3)班的刘小娴兴奋地告诉记者,入园第一天,她就在篮球游戏中学习了新技能,还结识了新朋友。

7月14日,海口市五源河幼儿园分园里,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绘本。记者 苏弼坤 摄

这样的场景,正是我市“官方带娃”服务的一个生动缩影。

“现在的课程更丰富、师资力量也更充足了。”五源河幼儿园相关负责人魏喜琼介绍,该园的暑期托管班每天安排2小时户外活动,其中1小时用于开展系统性体育活动,帮助孩子们在专业、趣味的体能锻炼中强健体魄。此外,园内还增设了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和高尔夫球等球类社团,并融入蒙氏教育、编织活动、绘本阅读、美工等内容,打造游戏、运动与学习有机融合的托管模式,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成长。

在海口,各校暑期托管服务不仅面向本校学生,还向社会开放,进一步提升了普惠性。五源河学校暑期托管班上,来自康安学校一年级(12)班的谭义楚与五源河学校的学生们一起学习奥运知识。该校德育处主任刘菊兰介绍,今年学校优化课程设置、整合师资力量,开设了四类20余门课程,新增心理健康教育、科技教育等内容,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暑期托管不仅解决了‘看娃难’问题,更实现了高质量‘育娃’。”7月14日中午,前往五源河学校托管班接孩子的家长蔡仲达说,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让孩子在暑假期间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增长了知识,真正实现了快乐成长。

“今年,全市22所学校推出暑期托管服务,并在课程设置、安全管理等方面全面升级,努力打造更多‘成长乐园’,让家长放心、孩子开心。”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教育部门和各学校不断探索“官方带娃”新路径。市教育局印发方案,明确暑期托管的收费标准、管理流程,以及安全应急预案的设计、课程开发的要求等。各相关学校在做好看护的同时,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开放图书馆、运动馆,开设阅读课、劳动课、科技课等,并强化安全管理,实现托管不“脱管”,推动暑期托管从“有托处”向“托得好”转变。

医育结合 普惠育儿驿站备受青睐

相较于中小学生托管,3岁以下婴幼儿的托育同样备受关注。为此,海口推出“医育结合”模式,因地制宜打造嵌入街巷的“普惠育儿驿站”。

7月15日清晨,家住美兰区名门小区的许女士用了不到5分钟时间,把9个月大的儿子送到小区附近的托育机构后,便安心上班去了。“作为双职工家庭,‘家门口’的托育机构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许女士说,儿子入园5个月以来,每天都很健康、开心。记者在该托育机构看到,配餐间、保健室、观影室等功能区一应俱全,活动场地铺设了软垫,墙角安装防撞条,家具采用圆角设计并包裹硅胶,安全细节周到细致。“我们不仅注重硬件安全,更强调科学养育。”该托育机构负责人介绍,机构聘请专业育婴师持证上岗,推出主题体验式课程,并配备持有专业资质的保健医生,为婴幼儿提供安全、专业的照护服务。

对于职场父母而言,普惠托育无疑是“及时雨”。家住滨海街道盐灶大社区的周丽琴曾为育儿问题发愁,并最终选择了位于家附近的一家托育服务中心。“普惠托育价格亲民,师生比合理,让我们很放心。”周丽琴说。

“作为公建民营普惠型托育园,在政府的场地支持和费用补贴政策下,我们的收费标准比市场平均水平低约50%。”小椰宝托育服务中心负责人王丹虹介绍,依托“政府搭台、专业运营、普惠服务”的创新模式,该机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周边0—3岁婴幼儿的托育需求。

目前,海口市已建成8家社区嵌入式公建民营托育机构,共有531个托位,为辖区婴幼儿提供临时托、半日托、全日托、月托等多种形式的普惠托育服务。记者了解到,全市多家托育机构从入园健康评估、生长发育监测、科学喂养指导到常见病预防与护理预案,为婴幼儿提供以医疗健康为后盾的托育服务,真正实现“医中有育,育中有医”,让家长“送得放心、托得安心”。

7月16日,在琼山区府城街道北官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三楼的托育服务指导中心,小朋友们和托育老师一起做游戏。 记者 苏弼坤 摄

整合资源 持续建设托育服务体系

近年来,针对市民群众的托管需求,海口积极推动一系列惠民政策落地见效。从0—3岁婴幼儿的科学托育到幼儿园至初中阶段的托管,从“城区集中”到“出门即到”,从高费用到低成本,海口“官方带娃”服务正在持续优化,以精细化、人性化举措深入街头巷尾,切实回应了民众的看护和教育需求。

不仅如此,“官方带娃”服务还逐步由城区向镇村铺开。今年7月以来,我市在43个镇(街)同步设立“爱心托管站”,优先服务城乡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及新就业群体子女,把惠民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下一步,我市将在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上持续发力,不断扩大公益普惠性服务覆盖范围,让‘幼有所托’惠及更多家庭。”市卫健委人口家庭科科长胡珂介绍,我市目前探索采用“公建民营”模式开设托育服务,减轻群众“入托贵”负担;同时与专业的第三方托育机构合作,以确保服务质量。未来,将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托育服务从补充形态向品质化供给转变。

记者了解到,作为“康复+托管照护”服务试点城市之一,海口还将探索残疾儿童“康复+托管照护”新模式,切实减轻残疾儿童家庭负担。

“‘官方带娃’正在成为椰城民生服务的亮点。”海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办学管理部副主任赵欣欣认为,“官方带娃”服务不仅解决了双职工家庭的实际困难,还蕴含着塑造城市品牌、增强人才吸引力的深层价值。他建议,海口可通过持续优化课程、建强队伍、整合资源等方式,构建科学化课程体系,深化服务内涵。同时,如采用在职业学校开放实训基地、社区医院开设“小医生课堂”、农业基地设计劳动教育体验课程、省博物馆开发“文物修复体验箱”等方式,我市应深挖本土文化资源,丰富服务场景,让“官方带娃”服务更具特色、更深入人心。

记者手记 托稳“小需求” 助力“大未来”

□记者 肖卫香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海口“官方带娃”服务的持续深化,本质上是一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民生探索。这探索的“指南针”,始终指向百姓的“急难愁盼”。

曾几何时,暑期“看护难”、托育成本高等问题,如同摆在城市治理面前的民生考题。令人欣慰的是,海口多部门协同发力,聚焦儿童成长需求,以务实举措稳步推进这项惠民工程。

自“官方带娃”服务启动以来,从试点到普及,从普通看护到科学育儿,椰城用一系列扎实举措回应群众关切:一项项惠民政策相继落地,切实兜底民生需求;一个个安全温馨的托管空间,承载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一个个“家门口”的托管机构,让家长实现就近送托。孩子们绽放的笑颜,成为对“官方带娃”服务最温暖的肯定。

万家安,则一城暖。海口在从“有托处”到“托得好”的探索和实践中,不仅解决了众多家庭的现实困难,更通过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打造全龄友好的生活环境。

当前,海口“官方带娃”服务仍面临新的挑战,如场地资源分布不均衡,线上沟通机制有待完善,各托管、托育机构尚未形成联动等。对于这些问题,应进一步总结经验、强化顶层设计,以官方统筹为引领,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构建更加普惠便民的托育服务体系。

托稳群众“小需求”,助力城市“大未来”。海口将通过打造本土化、精细化的“官方带娃”服务品牌,使其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中一张充满温度的城市名片,为引才、留才、育才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肖卫香 刘晓婵] [编辑:林英]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