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建设没有局外人,招商引资更需全员参与。今年以来,海口坚持全员招商氛围,解答招商路上“如何能赢”的问题,通过落实“管行业必须管招商”“强化协同联动”等机制,形成了“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都是营商环境”的良好局面。
坚持方法路径放大优势 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
营商环境与招商引资从来都不是某个部门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全民参与的“大合唱”。这场大合唱要唱出水平、唱出成效,必须讲究方法路径,深入研究各区各园区产业发展定位、精准绘制产业招商地图,发挥自贸港政策优势,统筹资源禀赋,创新场景开放,丰富招商模式,用好平台载体,夯实要素保障……只有综合打好政策引导、产业配套、要素支撑、服务保障等招商引资“组合拳”,才能真正把握发展机遇、放大优势,奏响招商引资的“最强音”。
海口江东新区活用“航线+”招商模式,联合相关部门推动开通海口⇌伦敦等国际航线,同步释放航权开放、免税购物等政策红利,吸引中州航空、中航租赁等临空重点企业集聚;海口综保区创新“政策+平台”组合拳,依托免税政策和上下游产业链优势,吸引华芯邦芯片封测项目等先进制造业项目落地签约;龙华区打出“政策+场景”组合牌,出台首店经济专项扶持措施,配套优质商业载体资源,成功吸引上菌山云南野生菌火锅等特色首店入驻。这种整合政策优势、产业基础、载体资源,用好“招商利器”,放大优势的做法,实现了引资实效的倍增效应。
服务企业践行无事不扰 力促政商关系“有度效”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既注重“优作为”促发展,更强调“不乱作为”守底线。坚持全员招商氛围,落实“管行业必须管招商”,要求各行各业每个人把“不乱作为”作为工作底线,通过厘清权力边界、规范涉企执法等举措,着力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关系。
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海口积极践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有诺必践”,政府部门调研活动需通过涉企活动统筹监测系统,提前与企业预约,征得企业同意后方可前往。今年年初,海口市秀英区应急管理局等7家单位的监管执法人员前往中石化永万加油加气站检查,主动出示“监督检查码”告知检查单位、检查内容、检查人员等信息,开展“综合查一次”联合检查,强化问题实质性解决,同时减轻了企业负担。
为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海口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于6月6日发布《关于征集海口市涉企综合行政执法问题线索的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涉企执法中存在的多头检查、重复处罚等问题线索,为期两个月的线索征集,正是要倾听企业真实诉求,找准执法过程中的痛点堵点,让监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
升级技术提高服务品质 增强营商环境“磁吸力”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浪潮中,海口市以数字技术为支点,撬动营商环境系统性优化,为招商引资注入强劲动能。从“机器管招投标”的突破到“信用+”场景的深耕,科技赋能营商环境的新图景正在呈现。
去年底,在海口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琼山区三门坡农贸商业综合体项目通过“机器管招投标”模式开标,由机器选出中标候选人,杜绝了人为干预,更加公平公正。海口综保区创新拓展“信用+”应用场景,让诚信企业享受“免申即享”的政策红利,以“信用有价”的实践,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更构建起“越守信越便利”的良性循环。
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从“人工审核”到“智能审批”,不断优化科技手段以提高办事效率、保证公平公正,这些变化体现了海口不光在拼政策优惠,更在拼服务品质。如今,企业到海口来投资,不仅能享受自贸港的政策红利,还能体验一流的智能服务。这样的营商环境,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海口、扎根海口。
招商引资的“赢”,从来不是偶然的运气,而是系统谋划、环环相扣的结果。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海口要持续在“优作为”中主动靠前服务,在“不乱作为”中厘清政企边界,在科技赋能中创新方法手段,才能赢得先机、不落下风,大招商、招大商,打好投资促进主动仗,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积蓄更强劲的动能。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