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梯次推进“无废岛”建设
到2030年海口“无废城市”建设形成示范引领
7月30日,记者从“海南自贸港政策解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十三场)——《海南省深化推进“无废岛”建设工作方案(2025—2030年)》专场上获悉,海南“无废岛”建设,将分梯次、分领域、分类别推进。总体目标是到2030年,4个地级市和昌江黎族自治县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要求推进,形成示范引领;其余市县分类别、分领域梯次推进,形成“无废岛”建设格局。
根据《工作方案》要求,“无废岛”建设围绕典型固体废物的“三化”(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聚焦全省固体废物管理工作的突出问题,提出了10大项主要任务、32项具体措施。在强化顶层设计、梯次推进“无废岛”建设方面,《工作方案》明确部署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完善目标责任制。在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推进提质增效方面,《工作方案》部署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进垃圾分类提质增效、提升末端处置保障能力。
自2022年入选全国“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至今,海口不断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无废之路”,高标准打造低碳绿色生态之城。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宋延巍介绍,在健全工作机制方面,海口印发实施《海口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等文件,从推进生活源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完善“无废城市”建设体制机制等七个方面发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无废城市”建设体系,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和工作指引。
2024年,海口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100%,实现应处尽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83.15%,有效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再生资源回收量达70.1万吨,全方位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在创新收运模式方面,海口建设海口国家高新区园区危废固废收集转运中心项目,创新采用“集聚小散、化零为整、应收尽收、规范管理”策略,成功破解园区内小微企业危废固废处置难题。目前,海口共完成52个“无废细胞”建设,“无废景区”“无废小区”“无废农贸市场”等特色“无废细胞”不断涌现,“无废”理念正深入椰城社会生产生活各领域。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