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山区攀丹社区打造公益夜市
流动摊主有了“家”
7月31日,在琼山区国兴街道攀丹公益夜市,市民游客在挑选美食。记者 苏弼坤 摄
“我们家门口的夜市变得规范了,经常堵车的文丹路也畅通了,令人舒心又安心。”8月4日傍晚,琼山区国兴街道攀丹社区居民林大姐走进攀丹公益夜市,连连点赞。记者现场看到,夜市里,干净整洁的摊位整齐排列,摊主热情招呼着消费者,一派红火热闹的消费景象。
固定摊位解决就业难
据了解,攀丹社区地处主城区核心,城中村多、流动人口密,夜间人流量大。过去,不少流动商贩聚集在文丹路,没有固定摊位只能“打游击”,不仅收入无保障,还时常占道经营,为城市管理带来难题。
攀丹社区党委走访发现,很多流动摊主有劳动意愿,却苦于缺少合规平台。针对这一情况,今年6月,在国兴街道工委的牵头下,攀丹社区依托党建联盟资源,协调出海南省体校空置场地,组织建设公益夜市。
为破解“就业难”与“管理散”问题,公益夜市将帮助群体定为三类群体:流动摊贩、社区的特殊群体以及贫困家庭。这不仅能解决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也为低收入者、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搭建就业创业平台。
在一个多月的筹备时间里,攀丹社区制定“申请—核实—审核”流程,社区党委挨家挨户上门调查报名者资质,并多次召开座谈会征求大家意见。“夜市筹备的一切事宜都通过民主方式进行。”攀丹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符翔介绍,社区还组织摊主走访海大南门夜市、金盘夜市等交流学习,帮助他们选择适合的品类,并学习相应技能。
为了充分激发夜经济活力,在前期筹备过程中,社区对夜市产品品类进行严格把控,保证相同品类产品不超过3种。此外,社区还组织摊主每个月通过抽签决定摊位位置,让摊位位置保持流动。
统一管理激活烟火气
7月23日,攀丹公益夜市正式开业。每当夜幕降临,市民游客走进攀丹夜市,烧烤、炸鸡、猪脚饭等美食飘香,果汁、奶茶等解暑饮品一应俱全。
符翔介绍,目前攀丹公益夜市共有68个摊位,解决了120余人次就业。在管理方面,由社区统一提供卫生、水电等服务,并为夜市配置了桌椅等公共设施。社区每晚安排人员在现场值班,帮助解决摊主遇到的问题。
不少摊主从“流动摊贩”变为“合规经营者”,他们的收入也变得更加稳定。“以前推车到处跑,刮风下雨就没法出来经营,一家人生计没着落。”曾是流动商贩的张大哥说,有了固定摊位后自己生意更稳定,还有社区党委做后盾,帮忙解决各种问题。
如今,夜市既是特殊群体“就业港湾”,也是带动消费的“活力引擎”,规范的摊位和商品吸引更多居民前来消费,激活了社区夜间经济;文丹路、文丹街因经营规范能够保持通畅整洁,实现“就业有保障、经济有活力、管理有秩序”的多赢。符翔表示,下一步,攀丹社区将进一步优化夜市管理,扩大摊位规模,争取让更多特殊群体共享发展红利,让“小夜市”持续释放“大民生”能量。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