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传来!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超声与日间中心,最近正式获批成为国家级血管瘤与脉管畸形中心的分中心。与此同时,科室带头人郭建琴主任还当选为中国儿童血管瘤血管畸形联盟副主任委员。这标志着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儿童血管瘤及血管畸形领域的诊疗水平、学术地位和区域影响力获得了国家级权威平台的认可,迈上了崭新的台阶。
揭牌仪式现场
郭建琴主任与陈丽燕护士长合影留念
这次合作的“国家队”——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管瘤中心,是国内该领域的顶尖机构,拥有强大的临床技术实力、深厚的科研底蕴和广泛的学术影响力。此次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超声与日间中心挂牌其分中心,是双方基于前期良好合作与互信基础上的一次深度携手。这意味着该院正式接入国家级儿童血管瘤诊疗核心网络,将直接共享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管瘤中心先进的诊疗理念、规范化的技术流程、前沿的研究成果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双方将在远程会诊、疑难病例讨论、技术培训、人才培养、临床研究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持续推动该院介入超声技术在儿童血管疾病诊疗领域的创新与应用。此外,海南的患儿将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与国内顶尖水平同质化的血管瘤及血管畸形诊疗服务,减少跨省求医的奔波劳顿和经济负担。
除了分中心挂牌,郭建琴主任当选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牵头的中国儿童血管瘤血管畸形联盟副主任委员,也让海南在全国儿童血管疾病诊疗领域有了更多“话语权”。她表示,将深入地参与全国性行业规范制定、技术推广、学术交流及多中心研究,将国内最前沿的理念和技术引入海南,引领区域学科发展。并努力做好三件事:
一是建网络——深耕海岛技术下沉,推动建立海南儿科介入技术协作网络,通过远程会诊、基层培训等方式,让海岛患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规范的介入诊疗服务,减少奔波。
二是强技术——发挥超声介入优势,推动技术创新发展,联合全国同仁探索儿童血管畸形的微创诊疗新技术,重点推动超声引导技术的标准化,通过多中心协作提升诊疗精准度,形成可推广的海南经验。
三是暖服务——关注少数民族患儿需求,传递医疗人文温度,牵头开展方言科普宣教与义诊活动,同时建立区域性诊疗数据平台,研究热带地区的发病特征,为精准诊疗提供地域化支持。
郭建琴主任当选中国儿童血管瘤血管畸形联盟副主任委员并致辞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