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上午,台风“剑鱼”过境后的三亚街头,仍可看到路边倒伏的树木。但随着灾后恢复工作的不断推进,一条条城市动脉很快被打通。在灾后恢复的关键时刻,海口支援队星夜驰援,在三亚一些重点路段排险清障,用汗水和热情守护城市整洁与安宁。
8月26日,在三亚市天涯区海榆西线桶井路段,海口支援三亚工作组人员正在清理被台风吹倒的树木。记者 杨忠凯 摄
高效排险清障 打通城市动脉
“今天重点清理辅道,务必尽快恢复整洁!”8月26日8时,三亚市天涯区海榆西线桶井路段,海口支援三亚工作组全员整装待发。随着一声令下,当天的作业拉开序幕。
这场攻坚早有铺垫。25日上午,由海口市应急管理局、海口市城市管理局共同派出的160人支援工作组便抵达三亚,当天仅用7小时就完成海榆西线20公里路段倒伏树木的清理,成功打通这条通往机场的交通要道。为彻底清除路障,26日凌晨,工作组又连夜调配12台卡车、协调2台抓斗挖掘机,全力推进该路段辅道的深度清理。
在现场,只见海口市专业森林消防队员手持油锯,熟练切割粗壮树干,油锯声此起彼伏;环卫工人紧随其后,合力抬运粗枝干,搬运树枝,快速将枝干归拢成堆;抓斗挖掘机精准作业,将枝叶批量转运至卡车,装满后即刻送往垃圾转运场;最后,环卫工人用扫帚清扫残留碎枝落叶,一套流程高效衔接。半小时后,一处被倒伏树木覆盖的路面便恢复畅通整洁。
“我们特意选派有多年环卫经验的熟手,不少人还参与过‘摩羯’台风后的清运,上手快、效率高。”海口市城市管理局综合协调科负责人何启英说。
在吉阳区迎宾路,海口市消防救援支队的“火焰蓝”同样忙碌。海口市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处副处长黄颂元介绍,在台风“剑鱼”来临前,海口消防就已派队支援,随后又紧急调派14辆消防车、111名消防员增援。在排险的重点路段,“火焰蓝”的身影忙个不停,很快,被倒伏树木堵塞的路面变得通畅。
市民暖心点赞 双城共克时艰
26日10时许,阳光穿透云层,气温不断攀升。在吉阳区迎宾路的清障现场,消防员的脸上挂满汗珠,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你们顶着高温干活太辛苦了,快来喝点水。”三亚市民吴先生搬来两箱矿泉水,并热情地招呼大家喝水休息,为紧张的工作现场增添了一丝温情。
吴先生是迎宾路附近的商户,当天他自费购买100多箱矿泉水,开车送往各个灾后恢复现场,还在自家店铺门口设了免费领水处,专门为清障工作人员提供冷饮。“大家来帮我们恢复城市面貌,我做不了别的,只能在后勤上搭把手。”吴先生说。
在海榆西线桶井路的作业现场,市民吴莉的心情从担忧转为欣慰。台风过后,一棵大树倒在路边电箱上,不仅导致吴莉家中停电,门口道路也被堵死。“昨天我试着搬两根树枝,没一会儿就累得直喘气。”看着救援队员用专业工具快速清理完路面,吴莉笑着连连道谢:“终于能正常出门了,太感谢他们了!”
中午时分,三亚市天涯区工作人员万长伟带着矿泉水赶到桶井路清障现场,热情招呼大家去区政府食堂用餐。“台风过后我们人员、设备都紧缺,海口的支援解决了燃眉之急!”万长伟动情地说。
“去年‘摩羯’台风袭击海口时,三亚也派出力量支援我们,这份情谊我们一直记在心里。”采访中,这样的话语被不断提起。这份城市间的双向奔赴,筑起了台风后恢复重建的快速通道。海口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黄剑海表示,后续海口支援工作组会根据三亚市的需要,持续高效地开展清障工作,全力协助三亚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