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暂时进境修理转内销全国首单业务,完成全国首单非集团自产汽车变速箱保税维修业务,助力自贸港飞机维修服务“圈粉”全球航司……随着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海口综保区“首单”数据不断刷新,新项目新业务相继落地,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近日,海关总署发布的2024年度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结果,更是对海口综保区“硬实力”的有力证明——海口综保区首次跻身A类综合保税区,全国综合排名第27位,较上年提升37位,全省排名第1位;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全国综合排名第70位,较上年提升76位,全国排名进入B类。海口综保区发展水平迈入全国先进行列。
8月28日,俯瞰日新月异的海口综保区。 记者 杨鹤 摄
主导产业聚势 集群发展成势
“相较于内地综合保税区,我们园区最大的优势在于离岛免税产业。”8月28日,海口综保区管委会总经济师仇方建对园区首次获评全国A类综合保税区格外兴奋,“园区再添一块金字招牌,对今后招商引资意义重大。”
目前,已经有7家免税持牌企业在海口综保区设立总部或区域中心,路威酩轩、历峰等8大国际知名品牌相继落地。围绕离岛免税政策,海口综保区千亿级消费精品贸易与加工产业集群建设稳步推进,进口消费品产业不断实现新突破。
近年来,海口综保区充分用好用足“自贸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优势,重点发展先进制造、进口消费品和国际贸易三大主导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海口综保区投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依托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等优惠政策,园区聚力发展高端食材、珠宝玉石、医疗器械、装备制造、芯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务,加快向制造型园区转型升级。其中,高值食品加工产业实现初步集聚,已有11个项目落地;芯片产业实现突破,成功引进华芯邦芯片封测、锐骏半导体封测等项目。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航空维修产业高速发展,今年1至7月,海口海关共监管暂时进境维修复运出境飞机46架次,保税维修飞机、发动机、航材货值336.5亿元,同比增长81.7%。
“企业通过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生产成本能降低5至6个百分点,享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海南垣阳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晏子翔表示。
营商环境优化 发展引力增强
此次摘得A类综合保税区的荣誉,离不开园区企业的支撑。近年来,海口综保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阳光雨露”。
为让免税企业从海口综保区快速调货,提升免税商品流转效率,减少企业时间和物流成本,海口综保区开展了“免保衔接”业务创新,这一离岛免税监管服务创新入选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案例。“海关总署还将该业务模式向全国综合保税区进行复制推广。”仇方建表示。
近年来,海口综保区先后出台了境外船舶移籍“一事联办”、离岛免税监管服务创新等4项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案例,赋能园区企业“加速跑”。
下一步,海口综保区将充分利用自贸港政策红利,积极融入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推动离岛免税产业蓬勃发展,同时紧扣海南四大主导产业优化升级方向,推动园区功能与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度对接,为海口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力。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