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寄取间感受城乡新变化
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热潮,不仅体现在“二线口岸”的车来车往和重点项目的机器轰鸣,更渗透在一辆辆穿梭于乡间小道的快递车上。今年前8个月,全省农村地区快递投递量突破1亿件,达到揽收量的5倍,体现了邮政快递业“量增质优”的蓬勃发展态势,也是对省委八届七次全会“持续缩小城乡差距”战略部署的鲜活注脚,看似普通的包裹寄取,映照着城乡发展新变化。
快递进村,收到的是普惠民生。截至8月中旬,海口超过80%的行政村实现快递通达,邮政便民服务站覆盖全部248个建制村,多家企业共同进驻、合作运营,甚至增设24小时智能快递柜。如今,“取件要跑镇上”变成了“家门口取快递”。美兰区演丰镇塔市村服务站单日收寄量达800件,演东村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站从三年前的几十件跃升至200余件,日用百货、家电衣物、子女寄回的物品……这些包裹不仅送来了商品,更送来了与城市无差别的生活便利,切实提升了农民的幸福感,缩小了城乡生活的差距。
打包发货,寄出的是发展希望。“进多出少”显示出农村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也指明乡村振兴未来努力的方向:让更多农产品“走出去”。可喜的是,全省农村快递揽收量仍保持17%的较快增长,火山荔枝、大坡胡椒、特色瓜果等越来越多“琼字号”产品,正通过快递网络销往全国。“客货邮”融合模式已在海口5个乡镇建立分拨中心,极大降低了物流成本,为农民增收、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
海南自由贸易港约有40%的人口是农民,80%的土地在农村。乡村振兴的成效,决定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成色。一辆辆快递车在乡村进进出出,用包裹给乡村“输血”的同时,也为产业“造血”。消费品下乡激活家门口消费,农产品进城培育产业振兴内生动力,双向流通把城乡市场拧成一股绳,让海南自贸港建设在乡村落实到每一次扫码、每一次称重、每一次发车上。
小快递,大民生;小车轮,大希望。期待未来5∶1的差距能够稳步缩成2∶1乃至1∶1,届时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根基将在乡村沃土中深深扎根。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