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承接不是简单的成本竞争,而是制度创新、产业生态与营商环境的系统竞争。
10月17日,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海南)在海口开启,这座自贸港省会城市交出了亮眼答卷:签约57个项目、总金额200亿元,分别占全省总数的一半左右。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与国内产业梯度转移的浪潮中,海口之所以能成为企业投资兴业的“优选地”,根源在于其叠加的自贸港政策优势、扎实的产业基础与优质的营商环境形成的“组合拳”,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坚实支撑。
一、海口是产业转移的“政策高地”
自贸港政策优势,是海口区别于其他产业承接地的核心优势。
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进入倒计时的关键节点,海口作为核心承载区,正在聚力打造自由便利开放之城,其政策红利并非单一维度的补贴激励,而是以“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为核心的制度型开放优势,精准契合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需求。
加工增值30%免关税政策的逐步落地,成为吸引制造业项目的关键抓手。2024年来,海口全力推动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攻坚工作,多项创建指标领跑全省。为让政策“东风”吹向更广产业领域,海口还将加工增值试点政策拓宽至医药、医疗器械、食品加工、珠宝加工、装备制造等多行业。
在海口综保区国际商品交易展示中心,世界国际品牌发展委员会亚太工作委员会主席高仁特意驻足政策展板,就该政策细节与园区工作人员深入交流,这一政策带来的关税红利正是众多企业关注的核心。在生物医药领域,齐鲁制药、海南维力医疗等企业已通过政策试点尝到甜头,这一政策对半导体、高端装备等产业同样极具吸引力。深圳市城市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总经理杨发智直言,正是看中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公司计划在海口建设贸易集聚地,且园区成熟的土地指标让项目落地更有底气。
政策的叠加效应更让海口脱颖而出。生物医药领域,“乐城研用+海口生产”的联动模式,结合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520余种创新药械“中国首用”的优势,形成了从研发、临床到生产的完整闭环。在考察中,这里的产业配套与研发支持举措吸引了从事生物医药的考察团成员重点咨询。海南本土企业果然(三亚)企业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少孟的感受更为直观,其服务的300余家省内外企业中,海口高新区和综保区因政策与环境优势成为落户首选“香饽饽”。
此外,面向数字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海口叠加自贸港跨境数据流动等政策,吸引了元数人工智能等企业落地,推动新业态快速成型。而此次考察中企业密集的咨询互动,更印证了政策叠加形成的产业吸引力。
二、海口有承接转移的“坚实平台”
承接产业转移绝非“空壳承接”,需要完善的产业生态与坚实的载体支撑。
海口经过多年培育,已形成以四大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并通过精准绘制产业链图谱,着力补链、延链、强链,全产业链的布局思路,让原材料、零部件、研发设计、市场服务等各环节协同发展,形成了“引进一个、带动一串、辐射一片”的良性循环。
在生物医药领域,海口已构建起从研发、生产到出口的完整链条;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已集聚风电装备、船舶修造、航空维修等企业,形成从零部件配套到整机制造的初步体系;数字经济领域则覆盖了大数据、人工智能、跨境服务等关键环节。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链主企业在湘琼产业园形成集群效应,东湖高新海口生物城以细胞基因治疗为核心集聚上下游企业,充分证明了海口产业链对转移项目的吸附能力。
园区载体的专业化发展为产业转移提供了核心支撑。海口四个重点园区分工明确、特色鲜明:江东新区聚力壮大现代服务产业集群;高新区聚焦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综保区依托“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等政策,在国际贸易、先进制造等领域形成集群;复兴城则成为数字经济企业聚集地,这种专业化布局,让不同类型转移项目都能找到最合适的发展空间。正如杨发智所言,海口园区的成熟配套与产业定位,与企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
三、海口有护航发展的“营商温度”
如果说政策优势与产业基础是承接产业转移的“硬支撑”,那么营商环境就是“软实力”,直接决定了项目落地的效率与企业发展的信心。
高效的政务服务大幅缩短项目落地周期。海口高新区推行的“一站式服务”让考察企业印象深刻。在东湖高新生物城,面对企业提出的落地帮扶疑问,园区工作人员明确回应将提供从选址、审批到运营的全流程专人跟进服务,这种服务模式与“企业秘书”制度一脉相承,共同构建起高效服务体系。元数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落地时,园区主动牵线物流资源;醉牛国际食品有限公司签约后预计10月底竣工,这些“海口效率”的案例,在考察中通过企业与园区的互动得到进一步印证。
此次产业转移对接活动的丰硕成果,以及考察中企业强烈的落地意愿,不仅是对海口承接能力的肯定和对海口服务效能的认可,更彰显了其在区域产业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在全岛封关运作的历史机遇下,海口以自贸港政策为引领、以坚实产业基础为依托、以优质营商环境为保障,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了“量质齐升”。未来,随着政策红利的进一步释放、产业生态的持续完善、服务效能的不断提升,海口必将成为更多优质产业转移项目的“目的地”,为海南自贸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