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身“定课”助农“慧”种养善经营
海口多维度开展培训培育高素质农民
10月24日,在美兰区演丰镇苏民村委会的田间地头,该区水稻种植第二期高素质农民培训班热闹开班,吸引了周边水稻种植户的争相参与。这是海口多维度培训高素质农民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海口紧紧围绕粮食安全保障、热带农业转型升级、渔船安全生产攻坚、乡村文化振兴和数字农业发展,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推出多元培训课程,从种植养殖技术到安全生产知识,从传统农技升级到数字农业应用,全方位提升农民专业能力,切实推动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村发展活力增强、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理论+实操”覆盖农业产业链
海口始终将高素质农民培育与区域农业发展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构建起覆盖粮食生产、特色种植、农业安全等多领域的培训体系。
10月21日,2025年海口市秀英区水稻产业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在东山镇玉下村委会如期开班,50名家庭农场主、种植养殖大户及合作社骨干齐聚一堂,开启为期8天的沉浸式学习。
“之前种水稻时,常在病虫害防治时机把握、化肥用量控制上犯难,这次培训不仅有专家手把手教实操,还能去外地的示范基地参观学习,内容很实用。”玉下村委会学员王英荣激动地分享自己的收获,她表示,期待学好技术后,既能把自家稻田打理得更好,也能为村里其他农户分享经验、提供帮助。
此外,自8月以来,海口还针对性开展多项专项培训:无人机飞手技能提升培训通过“理论+实操”模式,让学员掌握飞防植保技术,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渔船船东(长)安全生产培训则详细讲解海上避碰规则、分析事故案例,并组织救生设备实操,多维度筑牢农业生产安全防线。
集中“充电”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中,海口不断创新培育模式,让培训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8月22日,海口市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班落幕,95名农技骨干经过5天的集中“充电”后满载而归。培训紧扣“稳粮、优菜、强畜、兴椒”主线,课程内容不仅覆盖水稻、蔬菜、畜禽等种养领域农技,还创新融入“AI辅助农技推广文案写作”等新媒体教学内容,帮助农技人员适应数字化推广新形势。
“海南特色热带水果‘黄晶蜜’栽培课程非常实用,从种植密度到不同生长期的施肥量都讲得明明白白,回去就能直接用到实际操作中。”琼山区学员吴庆菊的笔记本上满满当当地记着课堂笔记。
根据市农业农村局制定的《海口市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实施方案》,今年全市计划培育高素质农民400人。“希望学员们能将培训所学的知识和技术灵活运用于生产实践,真正成长为‘懂技术、善经营、会带动’的农业带头人。”市农业农村局研究员陶志平表示,系列培训旨在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拓宽农户创业就业路径,为海口农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