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光映斜阳 开出幸福花
海口将“花式”关爱老年人融入日常生活
在城东社区养老服务站,老年人在唱歌跳舞锻炼身体。
清晨的阳光刚照进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护理员已为刚起床的老人准备好洗漱用品;中午的长者饭堂里,鱼香茄子的香气裹着欢声笑语飘出;傍晚的活动室里,老人们跟着音乐拍手合唱——这一幕幕,正是海口市将“花式”关爱老年人融入日常生活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养老机构升级改造,加大养老基础设施建设;试点推行“1+N+X”养老服务新模式;依托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组建银龄志愿服务队等多种方式,为广大老年人提供舒心、安心、暖心的优质养老服务。
服务“精细化” “一站式”服务助力老有所依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10月27日上午,琼山区凤翔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二楼大厅,十余名老人正在护理员的带领下,随着欢快的律动音乐锻炼身体;大厅一侧,三名老人正利用健身设施进行康复训练;房间内,护理员正为失能老人按摩身体。
“在这里住,服务非常到位。”在锻炼间隙,86岁的陈惠玲老人告诉记者,该中心推行“1+N+X”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设置了适老化床位,床可以升降、调整位置;床头有床边铃,可以一键呼叫护理员、医护人员,房间内还设有安全监控。“从居住到照料,每处细节都让人倍感踏实。”她说。
在琼山区府城街道北官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内,老人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锻炼身体。
陈惠玲老人的养老经历,也折射出我市在养老服务方面发生的变化。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养老设施建设,并根据老年人照护需求,加快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造,率先在全省探索“1+N+X”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不断提高养老服务能力。
当前,全市共有41家养老机构,设有床位5532张,新建居住区按照每百户不低于30平方米同步配建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我市还加快智慧养老建设,持续推动养老服务精细化,让老年人老有所依。
“有呼叫铃,叫护理员很方便。”当天上午,在秀英区石山镇敬老院,护理员潘梅珍听到伍鼎峰老人的床边铃响后,立即走了进来,仔细向老人了解按铃的原因。
石山镇敬老院负责人蓝海妃介绍,该敬老院持续加大智慧养老服务的力度,不仅设置了呼叫铃,还使用便携式的手腕血压计、心电监护仪等智能设备,全面监测老年人健康。
梅干菜炖五花肉、鱼香茄子、咖喱鸡、豆豉油麦菜……临近中午,琼山区府城街道北官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传来阵阵饭菜香气。北官社区居民林辉龙站在社区食堂窗口前开始点菜:“社区食堂的饭菜每天不重样,色香味俱全,非常便民。”
当前,全市共有65家长者饭堂(助餐点),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便捷的用餐服务,让老人暖心又暖胃。
在城东社区养老服务站,老年人在打太极拳。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