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返乡成“头雁” 产业引领村民共富
“今年夏天,我通过新媒体平台双语推介,带动果园销售荔枝超4000斤。”提及今年的收获,秀英区永兴镇建群村的“90后”返乡青年吴宇燕满脸笑意。
记者了解到,自2023年起,吴宇燕已持续制作并发布中英双语短视频200余条,其内容在海外社交平台获得广泛传播,显著提升了“火山荔枝”在国际市场的品牌认知度。这种新型传播方式,为传统农业注入新动能。
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征途中,离不开优秀青年人才的“归巢”,他们带着新视野、新观念、新技能回归乡土大地,为广袤乡村注入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龙华区遵谭镇的钟步庚,就是其中一员。
“看到村民因缺乏市场经验,出产的农产品销路不畅,我就想帮大家找出路。”作为从遵谭镇走出去又回来的“归雁”,钟步庚在农业行业工作几年后,选择返乡创业,带动当地村民发展黄灯笼辣椒种植业,蹚出了一条产业致富路。
过去,遵谭镇龙合村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户增收路子窄。2021年,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钟步庚利用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资源,采用“村集体公司+企业+农户”合作模式,整合土地资源,引进黄灯笼辣椒种植业,并与热科院合作改良出适配当地土壤、气候的品种,有效提升亩产量。通过“订单农业”模式,村民有了稳定销路,又能在育苗、分拣等环节实现就近就业,共享产业红利。
眼下正值辣椒育苗期,钟步庚团队忙着检查苗情、调控光照,为11月中旬移栽做准备。谈及未来,他计划双轨推进:一方面引导村民生产辣椒酱等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并借电商直播打响“遵谭火山辣椒”品牌;另一方面引进企业建设加工厂,打造“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推动辣椒出口,朝着“种得好、卖得好、赚得稳”的目标加速迈进。
从科技赋能到村落焕新,从人才引领到产业振兴,这些年轻人正用实际行动重塑乡村的未来。他们用实践证明,乡村不仅是宜居宜业的家园,更是年轻人实现梦想的舞台。未来,海口将持续推动青年人入乡、留乡、兴乡,让乡村焕发更强劲的活力,让青春与乡土迸发出更绚烂的火花。

海南胜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主管余笑笑(右), 在生物组培研发中心介绍石斛苗组培技术。记者 康登淋 摄
记者手记
让年轻人建功乡村广阔天地
□记者 陈晓洁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既是时代赋予青年的历史责任,更是一方让青春绽放的理想舞台。行走在海口的乡村土地上,无论是码头边的网红“村咖”,还是火山脚下的双语推介,抑或是古村里的动漫工作室,处处都能感受到年轻群体带来的创业热情,以及他们用创意为乡土注入的新鲜活力,青春力量让乡村发展有了更多可能。
从“走出乡村”到“回归乡土”,当代年轻人的选择背后,折射出发展理念的深刻变迁。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和养殖业,而是引入多方力量和多元业态,拓展产业让村民增收致富,把村落打造成市民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
如何让年轻人愿意回归乡村的同时,持续扎根乡村,实现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这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不断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在创业支持、生活配套、公共服务等方面提供系统保障,真正让乡村成为青年安心奋斗、施展才华的沃土。同时,积极总结宣传优秀青年人才的成功典范,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和榜样模范作用,激励更多年轻人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绽放光彩。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