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秀英区项目三级服务专员、西秀镇党委副书记陈仁达——
笔记本写满“硬任务” 一线担当破难题

陈仁达(左)在海南未来产业园周边规划路项目(三期)施工现场,了解项目进展情况。记者龙易强 通讯员梁莹 摄
“这3根电线杆处于路中间,严重影响了项目进展,能否帮我们跟用电企业协商一下?”近日,在海南未来产业园周边规划路项目(三期)施工现场,中铁上海工程局项目党支部书记曹爽向秀英区项目三级服务专员、西秀镇党委副书记陈仁达反映遇到的难题。
陈仁达立即掏出随身携带的黑色笔记本,认真记录下问题并回复:“我们会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和企业,尽快解决问题,保障项目推进。”这个笔记本,记录着辖区48个省市重点项目的大小事务;这个承诺,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奔波协调。
田间地头讲政策 啃下征迁“硬骨头”
2022年底,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所项目(以下简称海口“二线口岸”项目)启动。项目范围内的村民住宅、管线,特别是186座坟墓,要在60天内“清零”。时间紧、任务重,被大家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征迁“硬骨头”,陈仁达带领项目办、资规部门、执法中队提前介入,深入田间地头、村民家中,坐下来听诉求、讲政策,把项目建设对自贸港发展的意义、对群众长远的利益讲透说清,最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征迁工作。
“前期征拆工作顺利推进,为后续项目建设节省了大量时间。”在中铁广州工程局海口“二线口岸”项目副经理张取元看来,如今项目顺利完工,并进入封关运作前的演练阶段,这背后离不开陈仁达及属地政府在征拆环节的有力保障。
海南未来产业园周边规划路项目(三期)起于长滨十七街,沿线与海盛路、长流八号路、长兴路相交,终于南海大道,是通往海口市人民医院西院的主要道路。“陈书记多次带队进行现场踏勘,组织镇政府各部门、村委会积极配合我们征地拆迁,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为我们提交了施工作业面。”曹爽介绍,该项目预计今年12月底达到竣工交付条件,届时西海岸南片区市政路网将进一步完善。
资源拧成“一股绳” 推动项目早建成
征拆结束,服务才刚刚开始。
海口“二线口岸”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红线内有两条海水养殖引水管道,主要为粤海大道两侧养殖户提供海水养殖生产用水,养殖面积达2400多亩,项目施工需要对两条管道进行清理,辖区养殖户意见很大。
“管道迁改,不能让养殖户‘断水断养’。”陈仁达拉着设计单位、养殖户、项目部多次召开现场会,经过积极协调,最终争取到400万元项目经费用于两条海水引水管道迁改,解决了海水养殖的问题。
针对“二线口岸”集中查验场所、附属专用通道等封关重点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协调难的问题,陈仁达探索出一套“党建+项目”的工作方法。在项目上,他牵头组建临时党支部,整合总承包、区应急管理局、镇政府、执法中队等单位党员力量,将分散的行政资源、施工资源拧成“一股绳”,让党支部成为一线攻坚的“主心骨”。在党建引领下,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截至目前,陈仁达共推动7个封关运作项目顺利建成,2个反走私综合执法站实现实战运转,为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筑牢关键节点。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能够参与到海南自贸港封关项目中,我觉得非常自豪。”陈仁达再次回访海口“二线口岸”项目,看到以前的鱼塘虾塘、沼泽荒地变成了现代化的集中查验场所,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将从这里运往全球,他无限感慨。他的笔记本上,继续书写着他与封关运作的新故事,也记录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每一步坚实足迹。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