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不少人都被过敏“突袭”过。有人一到换季,皮肤就瘙痒起疹,挠得满是红印;有人吃了某种食物,瞬间嘴唇肿胀、呼吸急促;还有人接触了特定物质,鼻子狂打喷嚏,眼泪止不住流。过敏不仅让人身体难受,还可能反复纠缠,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为啥过敏总“揪着”一些人不放?到底该怎么找到过敏的元凶呢?别着急,今天咱们就跟着皮肤性病科田秘医生,一起揭开“过敏原筛查”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过敏性反应?
过敏性反应,简单来说,就是身体的免疫系统对某些原本无害的物质,做出了过度的“防御反应”。咱们的免疫系统就像身体的卫士,正常情况下能识别并清除有害病菌。但对过敏体质的人,一些物质如花粉、海鲜等进入身体,免疫系统会误判为“敌人”,于是发动 “攻击”,这就引发了过敏症状。过敏反应可能出现在不同身体系统:
1、皮肤系统:常见症状有红斑、风团、丘疹等,像荨麻疹、湿疹就是典型的皮肤过敏病症。
2、呼吸道系统:常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喘息等,还可能眼睛痒、发红,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
3、消化道系统: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4、全身症状:严重时,皮肤潮红、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会晕厥、危及生命。
过敏反应根据免疫机制和反应时间不同,主要分为四型,其中临床上最常见的是Ⅰ型(速发型)过敏反应,由IgE抗体介导。多数人接触某些物质没事,但过敏体质者接触后,身体会产生针对该物质的IgE抗体,这些抗体与肥大细胞结合,让肥大细胞“致敏”。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致敏的肥大细胞就释放组胺等物质,导致过敏症状出现。而且,特异性IgE抗体具有针对性,比如花生过敏者体内有花生特异性IgE抗体,通过检测它,就能知道对啥过敏。当过敏症状总控制不好或反复发生,就该查查过敏原,从源头解决问题。
常见过敏原分为4大类
1、吸入性过敏原:像花粉、柳絮、粉尘、虫螨、动物皮屑等,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引发过敏。比如有的人春天一到,接触花粉就开始打喷嚏、流鼻涕。
2、食入性过敏原:常见的海鲜、鱼虾、奶制品等,吃进肚子可能诱发过敏。有人吃虾后,身上就起红疙瘩。
3、接触性过敏原:包括化妆品、染发剂、金属饰品等,皮肤或黏膜接触后可能过敏。比如戴金属项链,脖子周围皮肤会痒、起疹。
4、其他过敏原:主要是药物,像青霉素、头孢等抗生素。有的人用了特定药物后,会出现过敏反应。
过敏原筛查是什么?
我们常说的过敏原筛查,一般指监测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它适合各个年龄段,检测不受药物影响,安全无风险,超敏体质者也能做。而且很便捷,采一次血就能查多种过敏原,过程痛苦小。
常见的过敏原检测手段
1、血清总IgE测定:总IgE是判断是否过敏的一个指标。如果它升高且没有寄生虫感染,说明正处于过敏状态。
2、血清特异性IgE测定:这能精准判断对某种物质是否过敏,采用UniCAP全自动体外诊断系统,像尘螨、海鲜、花粉等都能检测,是目前检测过敏原IgE的金标准。能检测的过敏原包括吸入性、食入性和混合性等多种。
3、血清过敏原特异IgG测定—食物不耐受:这是针对食物过敏迟发反应(IgG)的检测,通过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辅助判断IgG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指导调整饮食。能检测如牛肉、鸡蛋、牛奶等多种食物。
过敏原筛查IgE检测结果该如何解读?
如果单项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浓度大于0.35kUA/L,说明对该过敏原致敏,过敏风险高。一般抗体浓度越高,过敏症状出现概率越大,但最终是否有症状,要结合年龄、过敏体质等因素判断。低龄儿童即使特异性IgE抗体浓度在0.1-0.34kUA/L,也可能过敏,需特别留意。
过敏绝非等闲之事,轻微过敏症状如皮肤瘙痒、红斑、呼吸道不适,或消化道的恶心、呕吐等,已足以影响生活质量;严重过敏则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等危及生命的状况。
倘若您正遭受过敏症状的折磨,务必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让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早发现、早治疗,才能让我们更快地摆脱过敏的困扰,恢复健康生活。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