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宠的陪伴驱散生活疲惫,拆盲盒的惊喜治愈工作焦虑,在沉浸式“看剧+喝茶”体验中收获惬意时光……在海口,“为情绪买单”正成为消费市场崭新的风向标。
 
海口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从“买件物品”到“买种心情”——“情绪经济”打开椰城消费新空间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25-11-07 09:40

从“买玩具”到“买开心” 潮玩盲盒持续圈粉

每逢周末或节假日,龙湖海南海口天街、海口万象城等商场的泡泡玛特门店内总是簇拥着消费者,不少人专程为Labubu(拉布布)等盲盒产品而来。

“每次拆盲盒抽到喜欢的款式,能开心好几天。”上班族李昕然是资深潮玩爱好者,家里收藏的盲盒已经摆满了两个展示柜,“买潮玩不只是‘买玩具’,而是买一份快乐。工作累的时候,看看满柜的潮玩,心情就会变好,这就是潮玩的魅力。”

除了连锁潮玩品牌,海口本土文创潮玩也逐渐崭露头角。在骑楼老街的“海边宽宽”特产文创店,融合海南元素的文创产品成了热销品:毛绒猫咪身穿特色“岛服”,爪子还抱着迷你“椰子水”;椰树椰汁包装的经典配色,被做成柔软的毛毯、轻便的单肩包,处处透着海岛风情与趣味。

市民游客在一盲盒潮玩集合店内参观选购。

“以前来海南旅游,买特产总绕不开食品,现在有了这些有意思的文创,特别不一样。”11月2日,来自湖南的游客张女士在“海边宽宽”店内选购了许多文创产品,“带回去很有纪念意义,平时看到这些带着海南印记的小物件,还能想起在海口的轻松时光。”

逐渐走红的情绪消费不仅吸引年轻人,还逐渐向亲子群体延伸。位于龙湖海南海口天街的巨好玩盒子剧场·小鸡哆哆,每到周末会上演科普、艺术等主题的儿童剧,吸引不少亲子前来观看。剧场外的周边区更是人气十足——印着小鸡哆哆卡通形象的抱枕、书包、挂件整齐陈列,软萌的设计让许多小朋友挪不开眼。

“孩子看完剧就吵着要小鸡哆哆的书包,说要带着它上学。能让孩子喜欢又有纪念意义,很值。”市民张女士说,这种“剧场+周边”的模式,既满足了孩子的娱乐需求,也让家长感受到陪伴的快乐。

从“观光”到“沉浸” 文旅融合焕新体验

在情绪消费的大潮中,文旅领域出现不少亮眼成果,传统与现代文化碰撞所带来的情感共鸣,正成为驱动消费的重要力量。

今年10月,一场非遗椰雕限时展览亮相龙湖海南海口天街。该展览为某茶饮品牌与海南椰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吴名驹共同打造,现场除了展出各类以椰壳制成的工艺品之外,还特别设置茶文化体验区与椰雕DIY互动环节,让市民游客在参与过程中感受与传统文化的情感交融,收获独特的记忆体验。

“在商场展出海南椰雕,主要是借助现代商业渠道,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上海南椰雕。”吴名驹说,每一个椰雕工艺品都饱含艺术家的情感与巧思,市民游客通过参与体验,能够与这项艺术产生情感交融。他认为,传统椰雕正通过情绪消费的特色表达,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机。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海口骑楼历史文化街区新增的文旅地标——“夏南洋·骑楼烟火食集”火了。项目围绕“南洋风情+烟火食集”核心,打造视觉、味觉、听觉三维沉浸式体验,通过南洋主题原创音乐剧《骑楼往事》、老爸茶文化、南洋风格建筑等传递情感温度,成为市民游客青睐的新“网红打卡点”。

市民游客在位于海口骑楼老街水巷口的夏南洋·骑楼烟火食集内就餐。

“这里不仅能吃美食,还能看音乐剧、买伴手礼,‘一站式’体验感觉很好。”来自广东的游客周兴说,此次来海口旅游,专门安排了到“夏南洋”的打卡行程,还拍了许多照片发朋友圈,“收获了很多点赞,朋友们都说也想来看看。”

同样位于骑楼老街的“尚南堂”门店,更是把“情绪价值”融入传统茶饮。门店二楼专门设计了景观位,将传统的鹧鸪茶与旖旎的骑楼风光结合,游客一边品海南特色茶,一边欣赏骑楼街景,还能拍照打卡。“来这里喝茶,不仅是解渴,更是享受当下的悠闲时光。”市民王珍和朋友结伴来此拍照品茶,“赏了美景、拍了美照,感觉很惬意。”

如今,海口各类文旅活动遍地开花,从骑楼食集的沉浸体验,到商圈的文化展览,持续为消费者提供充满情感共鸣的消费体验。这波“情绪经济”浪潮,不仅重塑了椰城的商业生态,更彰显了现代消费中情感链接的深层价值——当消费不再局限于物品本身,而延伸至情感体验与记忆收藏,便打开了商业创新与城市活力的无限可能。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陈歆卓 陈钰婷 康登淋/图] [编辑:谢昀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