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筑基 产业集群崛起
11月20日,在秀英区西秀镇荣山寮村西侧海域,15口深水网箱在碧波中铺展。渔民驾着小船穿梭在网箱之间,熟练地向箱内抛撒饵料,成群的军曹鱼闻声聚拢,尾鳍划开水面,激起层层涟漪。
“现在通过手机APP就能远程实时监控,方便多了。”海口海圆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孔令波笑着说。这幅充满科技感与活力的现代化“牧海耕渔”图景,正是海口渔业从传统捕捞向现代产业跃迁的缩影。
位于美兰区演丰镇的海口枷椗山现代农业工厂化养种产业基地内,18个直径8米的圆形养殖桶采用循环水系统,水温、溶氧量全程可控,如同为红鲷鱼量身打造的“豪华泳池”。
海口枷椗山现代农业工厂化养种产业基地内,工作人员为红鲷鱼喂食。 记者 康登淋 摄
“我们团队攻克了设施化水产养殖全套技术研发难题并实现量产,还申请了16项专利。”基地负责人张贵生自豪地说,去年基地红鲷鱼产量超100吨,产品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还远销广东、福建等地,成为海口设施农业的标杆。
游客在琼山区云龙镇的海口金棕榈热带植物种质资源科技产业园参观杨桃种植情况。 记者 苏弼坤 摄
种业振兴的成效同样令人瞩目,为热带特色农业注入强劲“芯片”动能——“潭牛3号”肉鸡配套系通过国家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海南(潭牛)文昌鸡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农业农村部文昌鸡育种与养殖重点实验室;小龙虾种苗孵化技术研究成功,推动“稻虾共养”养殖模式;海口金棕榈热带植物种质资源科技产业园汇聚来自全球多地的4000多种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引进培育新品种600余种,园区科研团队杂交选育的金晶1—6号黄晶果优良新品种,已在海口周边乡镇及省内其他市县、云南西双版纳等地推广种植面积超万亩,助农增收致富。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