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海南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首页   |  观点PK  |  海口建言  |  评论  |  名人堂  |  社会长焦  |  椰风视点
新闻搜索:
  广告热线:0898-66835635
 您当前的位置 : 草根酷评>椰风视点>
“骗保者”的骗术为何能够得逞?
“骗保者”的骗术为何能够得逞?
来源: 华龙网 作者:戈海 时间:2011-07-05 11:11

  今年4月起,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民政局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核查低保人员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清理不符合低保条件的“骗保者”。核查过程中,大量“潜伏”在低保队伍中的“富裕户”浮出水面,其中一对低保户夫妻,名下拥有六处房产。该住户所在居委会主任称,了解其家庭情况,但不知其房产状况。当地民政部门对其做停保处理,正在研究是否追缴之前发放的低保金。(7月4日《新京报》)

  低保,顾名思义,是保证低收入者最低生活标准的社会保障制度。但包头市的低保者中却出现了“骗保者”,让本该享受的人群排斥在制度之外,不该享受的人肆无忌惮的享受“保障”,可谓是对低保制度的莫大讽刺。报道称,仅石拐区8200多名低保户中,就查出404人拥有二套住房,而且估计还有“漏网之鱼”,难怪包头市石拐区民政局副局长王建军用“费力不讨好”形容最近的工作。道理很简单,一方面,在核查申请人时工作不到位,让“骗保者”得以乘虚而入;另一方面,回过头来重新查,在浪费了巨大人力的情况下还可能有“漏网之鱼”,这如何叫舆论理解?

  低保对于低收入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在谁该获得低保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体现着社会基本的公平以及对低收入者的责任。但是骗保者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让公平的制度成为的另一些人的获利手段,着实令人愤懑。那么,“骗保者”的骗保行径为何可以实现?很显然,原因在于监管,在于对低保申请者的资料审查不严,在于相关的部门和工作人员对于低保审查工作极为不负责的态度。

  “骗保者”的骗术能够得逞,危害或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对社会公平秩序的破坏,不该享受低保的人享受了低保待遇,会让真正该享受的低收入人群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有句话叫“蚊子再少也是肉”,低保再少也是钱,在物价不断上涨,生活成本不断上扬的当下,即便不多的钱也能成为争食的对象。其次,进一步加剧监管漏洞,这不难理解,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当有一点被突破,如果不采取相应的“堵漏”措施,很容易让漏洞扩大,直至最后“崩溃”。一个监管漏洞得不到解决,有可能就有千万个漏洞出现,如今包头这么多的骗保者出现,不正是因为如此——一个“骗保者”可以通过,那么千百个甚至更多的“骗保者”得逞也在情理中。最后,不可避免会造成行政资源的浪费,既包括之前财政下拨给“低保户”的钱财的浪费,也包括之后相关单位重新审查的人力物力的浪费,毕竟这些原本都是可以避免的。

  “骗保”这种下三滥的招数能够得逞,不得不说是监管之殇。要杜绝,笔者认为必然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监管,信息透明;二者则是对相关责任人予以惩戒,一方面不负责任的监管者应该为此付出代价,同时“骗保者”也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更重要的是对监管者的问责,毕竟这里可是最重要的一道关卡,是不容有失的。(戈海)

 

   相关新闻

"最富低保户"潜伏3年无人知:名下拥有6处房产

 

 

(编辑:胡世福)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