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女孩患尿毒症求助 山西省慈善总会称“有心无力”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1-11-18 15:19

  海口网消息11月18日  日前,山西省垣曲县女孩李姗姗被查出患尿毒症。而此前,女孩的哥哥李鹏飞因患尿毒症于2006年去世。几年来,全家为了给两个孩子看病,已经家徒四壁。无奈之下,女孩求助山西省慈善总会,而山西省慈善总会却答复“资金有限,有心无力”。

  一时间,山西省慈善总会的行为引发人们的争议。作为慈善总会到底有没有钱?他们的钱都花到哪去了?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

  慈善总会的“有心无力”

  李姗姗哥哥李鹏飞的去世,已经让全家人无法接受,紧接着李姗姗又被查出尿毒症,全家人都陷入了痛苦的深渊。“奶奶得知后突发脑溢血身亡,姗姗的姥姥也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带着遗憾和痛苦离开了人世。”李姗姗的舅舅陈宝勤在做客搜狐微博访谈时说。

  李姗姗的父母更是打算“典身救女”,“愿用后半生免费为伸出援手的慈善企业打工。”据陈宝勤介绍,姗姗一周需要透析2次,每次费用为700元左右,目前的援助杯水车薪,家里也已经没有能力再承担起透析的费用,“实在是把人逼上了绝路”,他们才求助于社会。

  对于李姗姗的求助,山西省慈善总会表示同情,但是总会资金有限,称“今年的社会捐助很少,企业捐助几乎没有”。针对“姗姗患病事件”,山西省慈善总会承诺“将会在山西省慈善总会官网求助榜上予以公布”,希望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能够热心相助。

  据称,山西省慈善总会接受社会捐款助学的比较多,助医的比较少,“捐款者多为工薪阶层,财力有限,捐助就医的压力很大。”此外,慈善总会没有实体,缺少政府财政支持,也让慈善总会能力不足,爱莫能助。

  然而记者在慈善总会的官网上没有看到关于李姗姗的任何信息。对此,山西省慈善总会有关负责人解释说,网站更新需要一定的周期,网站后台正在进行运作。可以证实的是,网站公布的捐款名单上,截止到2011年9月,山西省慈善总会接受的捐款多为个人捐助,企业捐款寥寥无几,且捐款最多为四位数。

  山西省慈善总会的行为引发人们对慈善机构存在价值的争议

  其实,“个人求助慈善机构得不到援助的情况很普遍。”作为长期研究公益慈善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所长、副教授邓国胜说,只是以前人们没有关注,认为慈善机构拒绝救援很正常。

  对于山西省慈善总会说的“资金有限”,邓国胜一语中的,说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多数慈善机构是官办的,不去募捐照样有工资、照样生活得很好,所以没什么活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很多需要救助的事情能推就推,能拖就拖。

  “李姗姗兄妹患尿毒症问题的最终解决还要依靠国家大病医疗救助体系来解决。”邓国胜说,作为问题的两个方面,慈善救助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蒋劲松说,由于很多事情不公开、不透明,慈善机构的这种行为,很容易让人本能地联想到他们的钱到底花到哪里去了,究竟救助了什么人,他们的资金运作和管理是否有效。

  症结:不是要不要存在,而是如何存在

  在现代工业社会,社会各界对于慈善有着庞大的需求,包括救济和被救济。而慈善机构却缺乏相应的活力,有的甚至违背了慈善的使命,成为个人和机构牟利的工具。

  对此,蒋劲松说,慈善不应该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存在,而应该打破“垄断”,批准有意愿、有能力的机构进行慈善运作,公民社会能够解决很多政府解决不了的问题。“政府不要把什么事情都包下来,否则所有的问题最终都变成政府自己的责任了。”蒋劲松说。

  “说到底,是慈善回归民间的问题。”邓国胜认为,慈善机构要进行根本上的改革,就要真正基于“慈心为人,善举济世”这样的理念,允许像“壹基金”这样的自下而上的、具有良好口碑的民间慈善机构存在,在慈善界引入竞争机制,不断激发活力,才能更多、更有效地救助那些需要帮助和救济的人,否则,“求助遭拒绝这样的情况永远存在。”

 

相关链接:

母亲割肾救治27岁患尿毒症儿子
女子为救尿毒症前夫复婚捐肾 称“你活着才有家”
51岁农妇割肾救患尿毒症儿子 称“要我命都给”
幼时感冒诱发肾炎 13岁女孩患尿毒症早早离开人世
教师患尿毒症抱病教学 三尺讲台上拓展生命宽度
尿毒症男生需换肾 母亲不愿割肾“临阵逃脱”
澄迈一学生患尿毒症陷绝境 全家月收入仅1000元

 

 

 

相关链接:
澄迈一学生患尿毒症陷绝境 全家月收入仅1000元
教师患尿毒症抱病教学 三尺讲台上拓展生命宽度
幼时感冒诱发肾炎 13岁女孩患尿毒症早早离开人世
51岁农妇割肾救患尿毒症儿子 称“要我命都给”
女子为救尿毒症前夫复婚捐肾 称“你活着才有家”
母亲割肾救治27岁患尿毒症儿子
[来源:中国妇女报 ] [作者:宋利彩] [编辑:郑克姗]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