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4月25日消息 随着人们健身意识的加强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到健身房去健身消费,已成为越来越多海口人的选择。在健身馆消费热的同时,健身行业的规范、健身馆服务品质等问题,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有待解决。
消费人群快速扩张
在海口国贸区域,分布着大约7家健身俱乐部,另外还有多家瑜伽馆等。尽管健身馆数量不少,竞争压力大,但一些健身馆的生意颇不错。
“我们的会员比前两年增长了近3倍。”一健身俱乐部负责人说,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健身馆消费,消费者年龄层次逐步拉大,从十六七岁的学生,到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纷纷选择来该店健身。
据了解,目前海口共有20多家健身俱乐部,分布在国贸、府城、海甸岛、海秀路等地。从全省来看,三亚、琼海、儋州等地也有了健身俱乐部,全省现共有近30家健身俱乐部。
“海口健身俱乐部的消费价格,高的每年2000多元,低的仅数百元。”业内人士提出,不同的消费价格背后是不同的服务品质。一般来说,用于健身的投入占到月收入的5%左右比较适宜,这个比例在欧美国家一般为3%。消费者最好根据自己的经济水平酌情选择。
行业发展有待规范
在健身馆消费,采用的是预付费方式。买年卡的顾客,需先交一年的年费后再享受服务。2008年,海口曾发生健身俱乐部恶性倒闭事件,一些已买了年卡的顾客预付款“打了水漂”,整个行业也因此遭遇信任危机。
“针对预付费等,海口健身行业有待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海口市健美协会负责人介绍,为促进行业规范,去年海口市健身健美行业组织一些健身俱乐部出台公约,反对价格战,反对恶性倒闭。今年,海口正谋划对健身房进行星级评定。
据海口一些健身俱乐部介绍,从整体而言,海口健身教练比较缺,尤其是有氧搏击操、踏板操等教练更缺,能开展运动康复、运动营养等方面课程的人才很少,这些制约了更多课程的开展。
海口一些健身馆消费者反映,海口有些健身馆环境脏乱,消毒不力,有待加强监管;空间狭小,招徕大量会员;器械破旧,无人修理等。
业内人士提出,消费者选择健身俱乐部要注重看一些硬指标。一是会员容量,如果选择的俱乐部会员人数有严格限制,就可以随时享用这里的任何器械、课程和附加服务。二是器械的数量、品牌。三是教练队伍的质量,包括课程教练的教学经验是否丰富、课程的风格是否合胃口等。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