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创新创业舞台,提升工作和生活便利度
海口打造外籍人才逐梦“栖息地”
南洋风情“碰撞”多元文化,百年老街尽显“国际范”。日前,在骑楼老街歌舞剧场举办的海口第五期外籍人才创新创业孵化班结业典礼上,十余个国家的50多位外籍人才以歌舞表演、创意展示等形式,为3个多月的学习画上圆满“句号”。
在复兴城举办的海南国际人才政策与资源交流会现场,企业与外籍留学人员进行交流。记者 康登淋 摄
推动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与社会保障卡融合集成,实现“一卡多用”;开展聘用外国人单位和外国人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以信用监管实现“容缺后补审批”等服务……近年来,海口用心用情打造外籍人才逐梦“栖息地”,不断提升外籍人才工作和生活的便利化程度,让外籍人才引得进、留得下、用得好。
贴心服务绽放吸引力
“孵化班不仅让我学到了创业知识,更让我感受到海口对外国人的包容与支持。”在海口第五期外籍人才创新创业孵化班结业典礼上,来自摩洛哥的学员亚当从导师手中接过结业证书后动情地说:“这里将成为我逐梦自贸港的创业起点。”
慕名而来的外籍学员,日益壮大的导师团队,是海口以创业帮扶激起外籍人才发展“一池活水”的生动写照。
为助力在琼外籍人才创新创业,海口国际人才之家先后开办了5期外籍人才创新创业孵化班,举办了50次室内理论课和15次户外实践课,培训外籍学员近200人。“导师采用两种语言授课,便于我们理解和学习。”来自菲律宾的学员沈月婵告诉记者,她印象最深的是在一次课堂游戏中,体会到了“诚信”对于创业者的重要性。
国际知名歌手查理·普斯(Charlie Puth)巡回演唱会亚洲首站在海口五源河体育场火热举办。记者 苏弼坤 摄
让外籍人员来华工作更便利,关键在于手续的化繁为简。去年以来,市科工信局(海口市外专局)大力推进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与社会保障卡融合集成工作,并于去年年底首发新版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电子证照。
“现在点开电子社保卡APP,就可以查看工作许可信息,不需要再随身携带实体证件,并且还能享受社保卡‘一卡通’服务,这对于我们长期在海口工作生活的人来说太方便了。”来自英国的David Adrian Janke告诉记者,十多年间,他辗转中国多地,海口日渐便利的创业环境吸引他定居于此。
去年,海口在全省首推“双主体”信用等级评定机制,将信用等级“四色名单”嵌入政务服务,推动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居留许可有效期趋于一致。同年,省级政务平台“海易办”上线国际服务专区,为外籍人才开辟了“绿色通道”——集成政务、营商、旅游、生活等8类主题场景,提供一站式政策资讯和生活指南。同时,“海易办”创新在琼服务“一件事”,将来琼工作、人才认定、企业登记等8个事项“打包”导办,让外籍人士和外资企业享受与本地居民、企业同等的办事便利。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