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文体>

十一小“潜移默化”授国学 耳濡目染学做人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2-06-27 12:58

  海口网消息6月27日 (记者 黄敏)进出校门能看到《三字经》《弟子规》,围墙上、楼梯边都是中华美德名言,教室里有“古今贤文”,课堂上更有诗词大PK……2011年8月以来,海口市第十一小学作为全省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教学试点之一,正用“立体式”的国学氛围,让学生们在国学的海洋里快乐成长。

     国学课上赛诗词

     21日上午,海口市第十一小学四(3)班上了本学期最后一节国学课,只见陈海燕老师身着紫色旗袍走进教室,与同学们一同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与传统的语文课不同,这一节国学课,老师并没有要求学生解释词句,而是不停地让学生诵读,单人读、齐读、听名人诵读录音、老师读,同时幻灯片里还不停地变换着江南美景的图片。

  在前半节课中,每首诗都被诵读十来遍,“何日更重游”中的重音“更”字更是连续反复读了四遍,虽然没有解释,但“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同学们听到老师说某一首诗的意思,立即就能将全诗背诵出来。

  而在课堂的最后十分钟,陈海燕老师请男女同学来了一次诗词大PK,立即引爆了同学们的热情,只见男女生各推选出一名代表,在讲台上轮流背诵,只听得两位同学从课本任挑一首诗词都能背出来,而一旦背到“卡壳”时,台下的同学就及时“救火”———接下去背诵,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台下同学紧盯着自己的“代表”,既希望他不要出错多多得分,又希望自己能有机会“救火”,展示自己的背诵“功夫”。

    课前写字静练心

  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纷纷与老师相约,下节课再PK。“同学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就会主动去学习,这就是最大的成功。”陈海燕从同学们的“包围圈”里挤出来,满是笑意。

  除了上国学课,每天下午课前十五分钟,校园里就会响起《高山流水》等古典音乐,这就是写字时间到了,只见各班同学迅速归位,拿出字帖练起了硬笔书法。“我们从2008年起就设置了写字课,既是让同学们学会正确写字,更是让同学们在练字学做人,学古典。”十一小副校长杜文君介绍说,低年级的同学练铅笔字,高年级的同学可以用水笔或钢笔练字。

  后来,为了让写字课更加常态化,学校将一周一节的写字课“打散”,变成每天下午的课前十五分钟练字,一来可以让同学每天都有练字的习惯,同时也让午睡刚醒的同学有一个“提神”的过程,以便更好地进入课堂学习。“我们定期更换练字时间的古典音乐,同时播放音乐名字,让同学更多地接触传统文化,喜欢并传承下去。”十一小校长潘华莉说。

      耳濡目染学做人

  “我跟你说,我们学校有很多文学的知识。”有着“三国迷”称号的韩垲衍拉着记者说。原来,他说的“文学知识”,是指校门口墙壁上的《三字经》《弟子规》,而在教学楼下的廊柱上,还有中华民族美德格言,写有如“百孝善为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格言。同学们说,老师上课时都讲过这些格言,还说这是中国人做人的根本。而在楼梯边还有“会说话的墙”,上面绘有待客礼仪、师生礼仪等,让同学们在耳濡目染中学习传统文明礼仪,学会做人。

  “我们试点国学课程,只要求孩子熟读成诵,随着他们慢慢成长,幼时打下的国学经典基础将会让他们受益终身。”杜文君这样说道。陈海燕也说,在国学课上,除了诵读古诗词,她也会拓展性地讲一些历史名人的故事,增加孩子们的兴趣,更教会他们一些做人的道理。许多家长反映,孩子们回家懂礼貌了,也知道父母的辛苦,会帮忙做一些家务,这样的成长更令人开心。

  为更好开展诵读活动,十一小还在校会、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站以及班队会等时间宣讲国学经典,校长、老师、学生齐上阵,国学经典的仁厚、美善、和谐,就这样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传播。

  老师也学国学

  自2011年8月启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课程以来,十一小在四年级的课程增设每周一节国学经典诵读课,安排语文教师授课。老师根据各班实际形成个性教案,通过朗朗上口、熟读成诵、重熏陶感悟而不求甚解为特色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内化其文明言行。同时,还在早读课前开设“诵读经典10分钟”以及课前1分钟诵读,要求学生每天早晨利用10分钟、课前利用1分钟的诵读时间里高声朗诵古典美文,学生们积少成多,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经典。

  而在每个学期末,学校也向每位老师赠送书籍,尤其是国学类的书籍,提倡全体教师读国学经典,让老师们在国学里继续成长。在青年教师诵读演讲比赛中,老师们配以古筝古乐诵读经典美文的精彩表演,让同学们学习国学的热情更高了。学校领导也经常下课堂,和国学课程老师一起听课、研讨,通过各种途径共同挖掘国学经典课程资源,使国学课程的开展做到了规范有序、可持续。

 

 

[来源:海口网-海口晚报] [作者:黄敏] [编辑:郑克姗]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