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宣传牌的涂鸦。
有些广告字“缺胳膊少腿”。
海口网7月18日消息(记者 陈元才)2009年,海口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语委)在市政府的领导下成立,目前,成员单位已达34个。为了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进一步提升椰城文明形象,市语委做了大量工作,语言文字环境有了很大改善,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市民整体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有些公交站牌没有中英文。
A 公交站牌推行“双语”
很多市民和游客,在乘坐公交车前,都会关注公交站牌,查看公交线路、停靠站点。来自美国的乔治已在海口生活了5年,虽然能说一些简单的生活用语,但在汉字的读和写方面,还很有限,坐公交车一度让他困扰。
原来,一些公交站牌,虽然详细标注了线路的行进方向和停靠站点,但缺少英文标注。而在公交车上,部分公交车也没有英文报站。
“我很喜欢海南,特别是海口,5年前毕业后来中国旅游,当我来到海口后,便决定留在这里,因为这里很漂亮,空气很好。但是,语言不通也成了一个大麻烦,一些公共场所只有中国文字,我很多时候没法辨别,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不过,现在情况好多了。”乔治说。
去年,海口首批中英文公交站牌亮相,海秀路、滨海大道新建的29座公交候车亭,正式实行中英文“双语”标注。海口首个“双语”报站系统也已在10路公交车试点启用。海秀东路等路段的公交候车亭也正式推出了盲文公交站牌。
目前,各路段公交站台以及公交车的语言文字规范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失明”的字体。
“失明”的字体。
B “残疾”文字亟待修复
夜晚的海口街头,炎热逐渐散去,闪烁的霓虹灯提醒着人们,迷人的夜生活开始了。只是在这些霓虹灯中,偶尔见到的一些缺“胳膊”少“腿”的文字,影响了城市夜间景观。
近日,记者在金盘和国贸地区走访发现,部分临街商铺、单位夜间广告牌匾上的文字,有的整个字不亮,有的偏旁部首不亮。如“大厦”中的“厦”,因为少了“厂”,而变成“大夏”;金盘一家“大酒店”,变成了“大酉店”;中沙路的一家“家私广场”,也变成了“家禾广场”。
一些商铺和宾馆的老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因为麻烦、不方便,而不愿意维修这些缺失的文字。
市民许英说:“这些广告字牌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广告字牌设置处理是否和谐完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海口这座城市的文化。希望有关部门协调临街商铺、单位等尽快维修自家设施,让市容环境更美,给中外游客留下美好的印象。”
路标中英文成了中文和拼音。
有些广告字“缺胳膊少腿”。
C 语言文字规范成果颇丰
从市语委了解到,目前,海口全市校园用语规范率达到95%以上,用字规范率达到99%以上;专任教师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率基本达到100%。各级各类学校把说普通话、用规范字作为对教师业务素质的一项基本要求,把“用普通话教学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的要求落到实处,严格考核,作为评优评先的必要条件。同时,积极开展了市级语言文字示范校的创建活动。
此外,市语委还跟市工商局、市政市容委等执法单位牵头,街道办和各单位密切配合,开展户外广告牌匾专项整治工作,对社会用语用字进行拉网排查。共出动执法人员1456人次、305车次,检查户外广告5760条、名称字号牌匾1121块,责令整改4处,发放有关宣传资料521份。
为进一步提高并强化我市广告经营单位对广告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认识,加强对我市社会用字的管理,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准确地使用,市语委联合市工商局举办了市属广告经营单位广告从业人员培训班。各区也制订了相应的工作方案,启动了“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一条街”的创建工作。
相信随着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持续推进,夜晚街头的“残疾”文字将越来越少,霓虹灯将更加闪耀,海口的夜色也将更加迷人。
有些广告字“缺胳膊少腿”。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