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报告显示,十六大以来我国人口总量低速平稳增长,人口生育继续稳定在低水平,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改善,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婚姻、家庭状况保持稳定。积极就业政策的确立和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就业总量的稳步增加和就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就业质量有所提高,城镇失业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国就业局势整体上保持基本稳定。
一、人口总量低速平稳增长,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
(一)人口总量低速平稳增长
十六大以来,我国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平稳增长。2011年年末中国大陆人口总量为134735万人,比2002年增加6282万人,年均增长率为0.53%。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由2002年的6.45‰降至2011年的4.79‰,比2002年下降了1.66个千分点。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在逐年减少,年增加人口由2002年的826万人减少至644万人。我国大陆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继续下降,由2002年的20.3%降至2011年的19.5%,为世界人口的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分地区看,东中西仍然保持“东多西少”的人口格局。2011年末,东部[1]人口为55445万人,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合计的41.4%;中部人口为42374万人,占31.6%,西部人口为36222万人,占27.0%,西部地区人口增长略快于中部地区。
人口生育继续稳定在较低水平。2011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为11.93‰,全年出生人口为1604万人,出生率比2002年下降了0.93个千分点。2002-2011年我国平均每年出生人口为1603万人。
表1 2002-2011年全国总人口变动情况 | |||||||
指标 | 总人口(万人) |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出生人口(万人) | 死亡人口(万人) | 人口自然增长(万人) |
2002 | 128453 | 12.86 | 6.41 | 6.45 | 1647 | 821 | 826 |
2003 | 129227 | 12.41 | 6.40 | 6.01 | 1599 | 825 | 774 |
2004 | 129988 | 12.29 | 6.42 | 5.87 | 1593 | 832 | 761 |
2005 | 130756 | 12.40 | 6.51 | 5.89 | 1617 | 849 | 768 |
2006 | 131448 | 12.09 | 6.81 | 5.28 | 1584 | 892 | 692 |
2007 | 132129 | 12.10 | 6.93 | 5.17 | 1594 | 913 | 681 |
2008 | 132802 | 12.14 | 7.06 | 5.08 | 1608 | 935 | 673 |
2009 | 133450 | 11.95 | 7.08 | 4.87 | 1591 | 943 | 648 |
2010 | 134091 | 11.90 | 7.11 | 4.79 | 1592 | 951 | 641 |
2011 | 134735 | 11.93 | 7.14 | 4.79 | 1604 | 960 | 644 |
从全国总人口的年龄结构来看,2011年全国15-64岁人口首次超过十亿,达到100283万人,占总人口的74.4%,比2002年增加了9981万人,比重增加了4.1个百分点。2002-2011年,15-64岁人口总量逐年增加,平均增长速度为1.17%。
表2 2002年和2011年全国人口年龄结构 | ||||
年龄段 | 人口数(万人) | 比重(%) | ||
2002年 | 2011年 | 2002年 | 2011年 | |
0-14岁 | 28774 | 22164 | 22.4 | 16.5 |
15-64岁 | 90302 | 100283 | 70.3 | 74.4 |
65岁及以上 | 9377 | 12288 | 7.3 | 9.1 |
(二)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
从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看,2010年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比重为8.9%,比2002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占26.8%,比2002年降低了5.96个百分点,而高中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分别达到14.0%和38.8%。文盲率继续降低,2010年我国人口粗文盲率为4.08%,比2002年的9.16%下降了5.08个百分点。
(三)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
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18867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了12585万人。
表3 2002-2011年全国城镇人口比重 | |||
年份 | 城镇人口数(万人) | 城镇人口比重(%) | 比重比上年提高(百分点) |
2002 | 50212 | 39.09 | 1.43 |
2003 | 52376 | 40.53 | 1.44 |
2004 | 54283 | 41.76 | 1.23 |
2005 | 56212 | 42.99 | 1.23 |
2006 | 58288 | 44.34 | 1.35 |
2007 | 60633 | 45.89 | 1.55 |
2008 | 62403 | 46.99 | 1.10 |
2009 | 64512 | 48.34 | 1.35 |
2010 | 66978 | 49.95 | 1.61 |
2011 | 69079 | 51.27 | 1.32 |
分地区看,西部城镇化发展速度快于东部,中部又快于西部。2011年,东部地区城镇人口比重61.0%,中部和西部城镇人口比重分别为47.0%和43.0%,与2010年相比,东中西分别上升1.1、1.7和1.6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但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至2011年底,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的省份已达15个,湖北、山东、海南三省首次超过50%;继上海市、北京市之后,天津市城镇人口比重2011年首次超过80%。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