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海南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首页   |  观点PK  |  海口建言  |  评论  |  名人堂  |  社会长焦  |  椰风视点
新闻搜索:
  广告热线:0898-66835635
 您当前的位置 : 草根酷评>社会长焦>
养儿防老,更要社会化养老
养儿防老,更要社会化养老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时间:2012-10-24 21:55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调研报告显示,到2010年,我国老年人中,有24.1%主要经济来源为离退休养老金。40.7%老人依然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在2000年,主要依靠养老金生活的老人比例为19.6%。也就是说,十年前有近2成的老人依靠养老金养老,十年后也仅仅变成了2成多而已,“养老现代化”依然蹒跚学步。

  有人说,这是因为我国自古以来有养儿防老的传统,父母养老本来就是子女的责任和义务。我们依靠养老金生活的老人如此之少情有可原。可是,在传统社会,人们面临的是“子欲孝而亲不待”,现如今,社会压力下的现代人面临的则是“子欲养而力不逮”。

  数据显示,这八成没有养老金的老人大多集中在农村。城乡差距直接表现为养老差距。城市老年人中,有66.3%的老年人主要依靠离退休养老金生活,但在农村,能够依靠养老金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老年人不足5%。此情此景,不是农村的儿女不愿尽孝,而是不能尽孝。外出打工往往远在天边,农民工首先面临的是“见面难”。看看春运回家的洪流可以看出他们对于亲情的渴望。加上城市高昂的生活费,子女教育的重重壁垒,延续传统养儿防老的方式难免扩大贫富差距、激化社会不公。

  即便对于城市人而言,白领们早就对“众奴加身”抱怨有加。前有房奴、卡奴、孩奴,后有老奴,不是白领们心肠硬,而是有心无力。享受养老金本该是经济发展的副产品,现在却成了“负产品”。4个老人、夫妻2人加一个孩子的“421”家庭越来越多,养老抚养势必要求社会化。

  本质上说,现代社会的运转结构让儿女往往难以全力负担父母养老。年轻人负责生产,老年人或为社会发挥余热,或颐养天年沉淀为社会的精神财富。这就是现代养老金制度得以在世界普遍推行的原因。只有少了后顾之忧,青壮年劳动力才得以全心投入生产和再生产,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可以说,养老金是现代社会的蓄水池,储蓄着生命之水。

  这些年为了浇灌土地,大力发展生产,我们只是一味关注抽水,忽视了蓄水,长此以往,干涸的不仅是经济,还有人心。

(编辑:郑克姗)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