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海南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首页   |  观点PK  |  海口建言  |  评论  |  名人堂  |  社会长焦  |  椰风视点
新闻搜索:
  广告热线:0898-66835635
 您当前的位置 : 草根酷评>椰风视点>
“救人英雄成反面教材” 背后的爱与痛
“救人英雄成反面教材” 背后的爱与痛
来源: 海口网 作者:杨朝清 时间:2016-05-25 08:43

  21年前,重庆市永川区临江镇天堂村村口一处石灰窑里,两个窑工装窑时因一氧化碳中毒。当时三十出头的盛国正,看病回家恰巧路过。他跳进去背起窑工脱险时不幸身亡,两个窑工也没能走出窑洞。时过境迁,在不熟悉这场事故的村民口中,盛国正反倒成了教育孩子“不要多管闲事”的典型教材。(5月23日《重庆晨报》)

  见义勇为的救人英雄,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认同,却沦为一些人对子女进行说教的“反面教材”。这让人唏嘘不已。“救人英雄成反面教材”犹如一面镜子,观照出人们对见义勇为的价值的不同认识。

  从简单生硬地强调见义勇为的主观意愿,到尊重不同的人们在年龄、身体状况、救助能力和救助经验上的差异,见义勇为逐渐向“见义智为”、“见义巧为”过渡。说到底,见义勇为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也是一个能力问题、技术问题。一个成熟的社会,既要激励那些有行为能力的人们挺身而出,也要尽量避免那些缺乏救助能力的人们承担他们并不胜任的事情,尤其是要避免他们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一个好的社会规范,应该是道德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有机结合。遵守规范的美德如果没有遵守规范的利益的支持,这种规范的道德价值是脆弱的,难以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当见义勇为的成本过高甚至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不可避免会导致人们在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上产生变异,从而导致见义勇为“曲高和寡”。

  在家庭结构小型化的今天,为了让孩子免于意外伤害,家长们采取了“一刀切”的方式让孩子“不要多管闲事”。这样的做法尽管以偏概全甚至因噎废食,却饱含着家长们的爱与痛。

(编辑:吴茜)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