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太快,如果没有适当的放松,很多人会产生焦虑或不安的情绪。所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能够找到一个比较私密的空间,进行自我放松是非常有益的。
   
 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国家卫计委推出“5125”健康生活理念 记者调查:四成人承认亚健康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6-10-25 11:06

  原标题:每天发呆5分钟,你能做到吗?

  国家卫计委推出“5125”健康生活理念 记者调查:四成人承认亚健康

  当今社会,上班族的生活、工作压力较大,亚健康较为普遍。基于此,国家卫生计生委近日推出了“5125”理念,倡导市民每天给自己留5分钟发呆时间,营造快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今天,你发呆了吗?”记者对50位市民进行随机调查,四成人表示没有时间“发呆”。

  调查50位上班族 四成人没时间“发呆”

  国家卫生计生委近日推出了“5125”理念,倡导市民每天给自己留5分钟发呆时间,每天运动1小时,掌握1项运动技巧和加入1个运动社群;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做到膳食多样化。

  昨日,记者对50位年龄在25-45岁的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没时间“发呆”,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有21人,占了被调查人数的四成。仅有6人表示平时心理放空较多,认为自己健康。调查显示,疲劳感多、睡眠质量差、记忆力下降等是上班族普遍出现的亚健康症状。对于每天发呆5分钟的倡议,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愿意适当放空,但没时间。”

  年轻上班族的苦恼:“有工作、没生活”

  最近,25岁的女白领小齐在网上发帖,称自己目前的状态是“有工作、有工资、没生活。”帖子让很多网友产生了共鸣。小齐今年硕士毕业后,过五关斩六将,进入到一家大型网络公司工作。在外人看来,她收入不菲、生活富裕。可实际呢?

  “每天正常的上班时间是8个小时,但是工作似乎永远都干不完,几乎天天都加班。”小齐说即使是下班后,还要琢磨着第二天的工作怎么进行、接下来的工作计划如何制定。“有时候朋友会劝我不要这么拼,可是我希望以后的人生精彩,觉得年轻时累一些值得。”然而,长时间的工作让她的颈椎出了问题,睡眠严重不足。

  小楠今年27岁,是一名电话客服人员。三班倒的工作制度,让她有时间进行休息,但工作的压力,却还是时常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小楠的工作对服务态度有着严格要求,一旦被投诉,就会被扣发奖金。“我的每一天都在担惊受怕中度过。哪还有功夫发呆呢!”

  早起半小时做早饭 给全天一个美好的开始

  “我的放松方式就是做饭。尤其是早饭时间,听着音乐吃着粥、菜,什么都不去想。以这样的方式开启一天的生活,全天都觉得有力量!”做销售工作的王丽自己坚持做早饭一年多了,以前她的早饭都是在路上解决。“工作压力很大,怕完不成任务。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知道怎么调节心态。”一次见一位网友在网上晒早餐,还配上正能量的文字,让王丽动了心。于是,每天早起半小时,充分享受早餐的时间,让自己得到全面放松。

  每天挤出短暂时间独处 安静下来放空一切

  张先生正值中年,除开着一家广告公司外,还兼职省会多家机构的领导职务,社交的圈子很杂很大,平时各种应酬更是数不胜数。每天一睁开眼,爱人和孩子都已分别去上班和上学了。晚上应酬到很晚,回家后家人也早已入睡。为此,爱人常常说张先生是个“住店的”。但张先生每天都感到很乏累。

  “有十几年了吧,我习惯了每天在繁忙的工作、应酬之后,挤出时间来,在办公室或单独空间,一个人安静下来,放空心里的一切。”张先生说,哪怕只是在安静的空间里独处几分钟来放空心灵,坚持下去,定能收到调节情绪的效果。

  社会学者:适当放松是情绪调节的有效手段

  如今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太快,如果没有适当的放松,很多人会产生焦虑或不安的情绪。所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能够找到一个比较私密的空间,进行自我放松是非常有益的。

  但是,对于实现自我放松的方式,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作出适当的安排,发呆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而已。如果实在无法做到清空头脑(或者说达不到“发呆”的境界),完全可以作出自己的选择,只要专注于一个目标,哪怕是阅读一页书,都会达到自我放松的目的。简而言之,只要能够实现自我放松,就会有效地调节个人情绪,缓解工作压力。(记者林建树 石维)

 

 

相关链接:

健康生活第一条:每天发呆五分钟
发呆成健康理念还应慎之又慎
国家卫计委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建议每天发呆5分钟

 

相关链接:
国家卫计委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建议每天发呆5分钟
发呆成健康理念还应慎之又慎
健康生活第一条:每天发呆五分钟
[来源:燕赵晚报] [作者:林建树 石维] [编辑:吴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