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罗津
湿地素有“地球之肾”美称,具有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海南湿地资源丰富,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受到威胁。海南湿地保护管理现状如何,具体有哪些湿地威胁因子,未来又将如何保护?连日来,记者走访全省各市县湿地,采访相关湿地保护专家,为大家一一解答。
过度开发利用威胁湿地生态
“在海南重点调查湿地中,过度捕捞、采集和污染的威胁面积最大,分别有3.01万公顷和2.03万公顷,占受威胁面积的39.32%和26.54%。”11月13日公布的《全国湿地普查——海南卷》中指出,受威胁的湿地主要是东海岸、西海岸、松涛水库和三亚珊瑚礁等面积较大的调查湿地。
“泥沙淤积、围垦及基建的危险面积虽然不到10%,但此类威胁对湿地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对湿地的威胁极大。”《全国湿地普查--海南卷》主编、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江海声告诉记者。
当前,海南城市化进程加快,沿海房地产和海湾开发对沿岸的湿地造成不小影响,如洋浦港、青皮林自然保护区、亚龙湾青梅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占受威胁面积的5.69%;同时,在东寨港红树林、清澜港红树林和亚龙湾青梅港红树林等湿地,都遭受到不同程度泥沙淤积,还有清澜港省级自然保护区等一些湿地被围垦建立水产养殖场。
记者在走访中,还发现很多村庄的小斑块湿地正受污染,其中最主要是水体富营养化、水体污染等造成赤潮,对海洋生态系统存在潜在影响,如清澜港河口水域、东寨港河口水域、黎安港海口水域等主要河流入海口。此外,过度捕捞、非法狩猎也加大对湿地生态环保压力。
据了解,在此次重点调查的35个湿地中,仅24个湿地受威胁状况等级评价为安全,其余湿地受威胁状况等级为轻度。
海南有16个湿地生态保护区
面对湿地所受威胁,海南近年来一直在行动:不断规划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升监测能力……
“这些还远远不够。”江海声介绍,对一些尚未有保护管理机构的自然保护区,建议健全其保护机构;建议在各级林业部门和湿地管理机构中成立湿地执法队伍。
据统计,海南岛建有以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16个,但这其中无河流、湖泊、沼泽类湿地自然保护区;潮下水生层湿地保护区中的文昌、琼海麒麟菜保护区和沙石海滩湿地类保护区中的临高、儋州白蝶贝保护区至今处于无机构、无人员、无经费状态。江海声建议,应加快具有海南特点或稀有的湿地保护区建设,如尽快建立河流淡水湿地、河口湿地、喀斯特溶洞湿地、草本沼泽湿地等自然保护区。
不仅如此,江海声还建议建立完善湿地监测体系,建立基本覆盖全省重要湿地的监测网络,开展湿地生态动态监测,为湿地科学保护管理提供实时的数据信息支持,为湿地保护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而且,很多湿地保护专家还建议通过建立海南省红树林保护区联盟,全省统一管理、优化资源配。他们还希望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让湿地保护管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海口网11月29日讯)
相关链接:
海南湿地保护工作进展缓慢 多部门管理湿地权责不清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水菜花现身海口羊山湿地
海南有湿地32万公顷 水稻田湿地资源17.6万公顷
三亚启动国家湿地公园城市申报工作 预计本月底完成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