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医院健康精准扶贫巡诊队将医疗服务送入贫困户家中。通讯员全锦子 高艳 摄
服务送上门 保障就医权
“要不是国家的帮扶,我这一家简直不敢想象会活成什么样,医疗扶贫太重要了,让我们这样贫病的家庭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回想起近一年来治病的经历,家住龙华区龙桥镇美朗村五队的吴时敬无限感慨。今年5月,59岁的他因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不能行走,入院后查出伴有高血压、慢性胃炎、急性咽炎和低钾血症。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是一句戏语,却反映着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的无奈。
浑身的病痛并非一夕之间患上的,多年来,家庭收入微薄的吴时敬极少主动跑医院,严重的关节炎、高血压和胃病都是一拖再拖导致了恶化。但这一回,有健康扶贫的相关政策支持,他只花了不到496元,就在市第四人民医院疼痛康复科完成了治疗,按健康扶贫政策相关规定,他报销了4900余元。不仅如此,出院后的他在家中休养,镇卫生院的医生和护士则隔三岔五上门指导他做康复治疗,天天保持电话联系,吴时敬的身体一旦有任何症状,医生便前来诊疗。
重病保兜底 破题“看病贵”
因病致贫是居民致贫的一大主因,治愈人口贫困“痛点”,关系到打赢脱贫攻坚战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贫病群众对此期望值很高。两年多来,为了扎实做好医疗帮扶工作,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技术能力不足等问题,市属5家二、三级医院医疗专家组成的22支医疗巡诊队,长期奔赴在镇村的街道与乡间小路上,形成了巡诊的长效机制。镇村医生自备电动车,一趟趟地走进贫病患者家中,不厌其烦地纾解他们被贫病压迫的烦躁情绪,完善医疗帮扶对象健康评估,及时拟出治疗方案,为贫病对象打通就医双向转诊的通道,追踪患者的治疗效果,对医疗帮扶质量的提高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年,海口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2632户,共11464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508户2040人,其中患25种大病69户76人,28种慢病265户312人,患重病201户288人。除这部分人员之外,我市还对经民政部门核实核准的农村特困人员和低保对象中的大病患者进行集中救治。实行单病种付费,控制费用总额,进一步扩大救治病种,同时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制度的衔接保障作用,降低贫困患者实际自付费用。
同时,根据省、市对健康扶贫工作的要求,海口将慢性病签约服务管理与大病集中救治、重病兜底保障并重,实行“三个一批”分类分批精准救治,从政策、机制、服务乃至动员社会力量救助等方方面面予以充分保障。
来自市卫计委扶贫办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我市对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实施医疗保障,普通门诊报销补偿12206人次,报销金额70.31万元。慢性病门诊报销补偿284人次,报销金额20.76万元。住院新农合基本医疗补偿236人次,报销金额159.5万元,大病保险补偿64人次,报销补偿金额21.37万元,健康商业补充保险补偿56人次,报销补偿金额14.75万元,民政医疗救助补偿128人次,报销补偿金额28.15万元,医疗兜底保障专项资金报销补偿140人次,报销补偿金额29.07万元。全市医疗扶贫住院实际报销补偿比达到94%。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