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医院健康精准扶贫巡诊队入户为患者诊治。通讯员全锦子 高艳 摄
畅通就诊路 扶起致富心
6月4日起,35000张绿色的三联折页经过镇村医护人员的走街串户,被一一送到全市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低保、特困人员家中,这是海口为方便农村贫困患者询诊、就医,统一制作的健康扶贫医疗保障卡,是贫困户的就医“绿卡”。
“打通分级诊疗这条路,家庭医生签约是必要途径,到今年6月5日,我市的建档立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贫困患者分类救治率已达到100%,慢性病签约也已经实现全覆盖。”海口市卫计委扶贫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卡片的登记信息上有患者的姓名、年龄、居住地以及身份证号码。作为贫困人员看病就医的凭证,卡片中关于贫困患者何时就医,所产生的总费用、五项保险补偿金额,以及自付费用都有明确记录,并对我市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的九大措施、28种慢性病病重明细、25类重大疾病明细作了详细描述。
如今,凭借着这张卡片,贫困患者到卫生院门诊就诊可免交一般诊疗费,住院和出院可享受“先诊疗后付费”与“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不仅如此,海口落实健康精准扶贫责任到人,在“绿卡”上,每一位贫困户签约的家庭医生及其联系电话都有明确记录。
“以前没钱看病,小病拖成大病,有病只能苦熬,现在卫生院的家庭医生比亲戚还关心我,看病又有政府报销大部分,我们还有什么不努力活着去争取脱贫的理由!”东山镇卫生院,43岁的贫困户王爱红因长期头晕被诊断出颈椎退行性病变,作为帮扶对象,她享受到海医二附院为贫困户诊疗设立的“绿色通道”,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优惠如今成了现实,她说,如今,随着身体一起康复起来的,还有长期被贫病压迫的生活自信。
扶贫重在“扶志”,健康扶贫也是如此。只有建立起完善的保障制度,打通就诊“断头路”,才能真正实现“病有所医”。记者从海口市卫计委了解到,我市重点围绕有效缓解贫困群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正在逐步建立具有海口特色的“分级负责、结构优化、防治结合、方便通畅”的省会城市分级诊疗体系和机制,破除逐利机制,取消以药养医,从基本医疗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健全,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的完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关系梳理等方面入手,打造出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多元办医格局,全面提升海口医疗服务能力,满足贫困群体医疗服务需求。
同时,全市将疾病防治关口前移,加强对重点慢性病的监测及贫困群体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能力建设,特别是对贫困群体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筛查登记、救治救助和服务,全面推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随着长期深入的宣传和讲解,贫困户和越来越多的群众已经树立起一定的健康生活意识。”市卫计委扶贫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日,我市已经发放4.2万册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口袋书到全市的贫困家庭中,让他们能全面掌握政府为他们提供的健康保障和优惠政策,并通过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配套服务的完善,为健康扶贫工作的开展打下了稳定的基础。
相关链接:
海南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帮扶措施有哪些?看这里
脱贫攻坚战的央企担当:结对帮扶42%的国家级贫困县
海口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综述 “造血”帮扶结硕果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