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智享大数据 便捷“海口风”
①景观灯照亮海口市民游客中心的园林绿植。本报记者 李天平 摄
7月21日,欧洲城市代表团成员走进12345海口市民服务智慧联动平台指挥大厅,一番了解后不禁被平台指挥和管理运行全流程数字化所折服。欧盟国际城镇合作项目主任帕布罗·甘达哈表示,“尽管欧洲也有大数据运营,可海口的经验值得全球共享。非常欢迎海口到欧洲考察,并向我们分享海口经验”。
欧洲客人没有想到的是,时隔两月后,12345海口市民服务智慧联动平台即将喜迁新居。在滨海公园内,总建筑面积为29800平方米,采用整体式木屋面的海口市民游客中心,由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建筑大师崔愷院士团队领衔设计,秉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海南特色、海口特点”的原则,突出城市形象展示中心、便民利民服务中心和城市综合管理中心三大功能定位。12345海口市民服务智慧联动平台、城市管家、城市警察、智慧城市等功能展示近期将全部开放启用,广大市民和游客将畅享大数据带来的便捷生活,体验“最海口”的公共服务。
②海口市民游客中心夜景靓丽。本报记者 李天平 摄
绿色建筑 匠心独运彰显人文关怀
9月18日,记者来到海口市民游客中心,只见三片芭蕉叶形状的曲面木质屋盖飞檐起翘,如波浪起伏,让人赏心悦目。外立面大面积采用手工打磨密缝粘贴的本地的火山岩以及骑楼风格的建筑设计,体现出海南特色及自然美。
海口市民游客中心作为海口市标志性建筑和对外展示的名片工程,单曲面木质屋盖是该建筑外立面最重要的展示部分,也是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在屋盖造型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达到木质屋盖本身的艺术观感,同时要能承载海南文化,彰显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主题。
“在造型设计时,屋盖的造型广泛吸收海南当地元素蕉叶、海浪、民居飞檐。一方面,赋予了建筑多彩、厚重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则利用蕉叶、飞檐等外形优势,在保证排水科学顺畅的同时,对其遮阳设计及建筑通风做了通盘考虑。”中建三局海口市民游客中心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屋盖取材大胆创新地选用了绿色环保的木质构件和木瓦屋面材料,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居住“安全、舒适、节能、健康、生态”的愿望,充分尊重人性的本质,体现人文关怀。
该项目主体结构颇有特色,两栋独立又呼应的船屋设计,室内室外虚实结合。整个木屋面总计使用约35块木瓦,每块木瓦至少4颗钢钉,且全是手工钉瓦,合计使用钢钉超过140万颗。项目施工期间对新技术施工难点加以攻关,解决了“木屋面高空拼接、人工钉瓦、双曲面屋面施工、钢结构三点支撑的实施和校准、整体吊装”等施工难题。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